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客户端内容 » 税收体检 » 税收风险提示 » 正文
客户端内容

健全企业内控体系,高度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0  来源: 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  作者:作者:朱桉  浏览次数:374
核心提示:
 
 
 
    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首批定点联系企业中,大约有2/3是大型国有企业。可见,国有企业的税务内控管理已成为当前大中型企业税务内控管理的重中之重。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的税务内控现状仍有不少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在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中,“经济增加值(EVA)”是被广泛应用的一项指标,该指标强调企业应关注长期的价值创造。而税务内控的目标正是通过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共同努力,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务价值。也就是说,成功的税务内控管理,可以将控制风险与创造价值较好地结合起来,保障企业经济的安全运行。从这一角度来看,税务内控管理对业绩目标的实现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国有企业日趋活跃的海外并购为例。并购通常分为投资、运营和回收阶段。在投资阶段,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被投资国税务环境,确定投资的法律形式以及如何搭建股权结构等细节。所谓“被投资国税务环境”,是指企业可能会遇到被投资国的减免税优惠、债务融资和利息扣除、投资架构的选择、转让定价政策、税收协定安排、特殊行业的相关规定等等与税务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只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覆盖各个环节重大税务风险的全流程控制措施,才可能从制度上进行防范,并为真正创造有意义的税务价值打下基础。
    要实施有效的税务内控管理,国有企业必须设立有效的税务管理架构及岗位职责。以集团公司为例,集团总部、二级公司和基层单位都需要参与税务内控管理。从集团税务管理架构来看,集团总部可设立税务处,然后层层下设税务经理、税务会计等职位负责税务管理。从税务管理职能来看,集团税务处可承担建立税务管理制度,重大税务事项的沟通解决等职责;二级公司可承担监督税务管理制度的实施,税务事项的上传下达等职责;基层单位可负责落实具体的税务管理制度及具体的税务风险控制措施等。
    设立了有效的税务管理架构及岗位职责,还必须制定统一的内部税务管理标准。内部税务管理标准既包括分税种日常税务申报、缴纳管理流程,分税种常见风险控制流程等税务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也包括奖惩制度、绩效考评等税务指标标准化考核管理。通过建立涉税事务管理标准,完善企业各环节涉税链条,加强税务工作的事前筹划和过程控制,实现企业税务价值的最大化。具体操作上可通过编写内部税务管理手册、制定涉税事项的流程处理标准、建立内部培训机制以及税务业绩考评制度等方式进行。
    国有企业一般都为大型企业,各级公司间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共享与沟通体系对国有企业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企业内通用信息处理系统(如SAP、用友等)或专门的税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完成信息数据的记录、汇集、统计和处理,以保证税务申报或税务处理所依赖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而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既能保证集团总部及时了解下级公司的税收管理现状,对下级公司的重大涉税活动及早采取适当措施,也可使得下级公司依托总部的技术支持,避免因“各自为战”或缺乏经验而与税务机关应对不当。
    对任何大企业而言,风险的防控永远优于应对。因此,建立税务风险测评制度对国有企业也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定风险预警指标,评估涉税风险的高低程度、影响面及发生的几率,根据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控制机制,如预防性控制机制、偶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外部税务专家协助机制及重大事件的处理机制等。同时,还需要把税务风险纳入企业整体管控机制的体系内,真正让税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 客户端内容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