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规适用-法律级次 » 法律级次 » 规范性文件 » 正文
法规适用-法律级次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公安部 司法部财政部 人事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 中国人民银行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4  浏览次数:252
核心提示:中编办发〔2000〕17号 全文有效成文日期:2000-07-31
中编办发〔2000〕17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2000-07-31
 
字体: 【】 【】 【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2号),全国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已开始对事业单位进行登记,并对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法人颁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现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使用问题通知如下: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合法凭证。经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或者备案,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事业单位,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未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单位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活动。
    二、自2001年4月1日起,事业单位法人申办以下事宜和开展其他相关活动时,有关部门应要求其提交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一)刻制印章、办理机动车船牌照;
    (二)申办有关社会保险事宜;
    (三)开立银行账户、贷款;
    (四)申办税务登记、减免税收及其他优惠;
    (五)从事经营活动或兴办企业,申办有关执照;
    (六)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和统计登记;
    (七)土地、房产登记管理事宜;
    (八)申办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许可证,购领收据、发票;
    (九)法律诉讼、公证事宜;
    (十)人事调动和工资基金管理事宜;
    (十一)申办海关事宜;
    (十二)其他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提交《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其他事宜。
    三、经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事业单位,应于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经审查年度报告合格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在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做出合格标志;超过年度报告期限,没有年度报告审查合格标志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失去效力。
    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样式
    附:

 
 
[ 法规适用-法律级次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