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批教育投入不足,“财爷”曾志权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南都讯 教育负债成为两会焦点。目前广东省内公立高校负债接近100亿元,在省教育厅今年总共163.011624亿元支出预算中,要拿出5.2731亿元用于支付省内共30所各类学校(主体是省内公立高校及部分职业学校、广东实验中学)的到期债务。其还债支出占到总预算支出的3.23%.
韶关学院今年要还债4600万元
而在全省层面,省内118个省级部门共495.706199亿元预算支出中,将有1.06%的经费用于偿还省内各类学校的债务。其中今年需要财政还债最多的是韶关学院,达4600万元。
代表委员借此批广东对教育投入不足,省政协委员、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崴表示,广东高校负债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拨款不足,拨款标准只达到国家规定的55%,甚至低于不发达省份。
在昨日省政协教育界别分组会上,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景李虎表示,目前教育界别存在问题众多,但眼下广东各类学校的负债问题及教育经费不足问题无疑更为突出,最终在其发起倡议下,今年省政协教育界别61名委员联署,向省政协提出了2个集体提案,其中一个是提请省政府帮助省内学校解决教育负债严重问题;另一个是提请省政府提高广东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将拨款从目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00多元,提至江浙地区实行的12000元左右的水平。
委员建议财政拨款一次还清
针对今年省教育厅预算支出同比增加22亿,省政协委员、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孙平反映比较冷淡,“增加投入是肯定的,但我们感受不到”。他表示,不同于其他省份,由于广东省历史欠账较多,所以钱投进去也还是看不到结果。省政协委员、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惠坚建议,广东应借鉴其他兄弟省份的办法,通过财政统一划拨,将省内公立院校接近100亿的贷款总额一次性还清。
官方
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相当部分财力被中央抽走 教育投入要达到GDP4%很难
“去年广东对教育的投入是1466.49亿,而广东的GDP总量是5.7万亿,如果按照教育投入占GDP4%的比例来算的话,2012年广东对教育的投入岂不是少了800多个亿?”
昨日下午,省人大韶关组的讨论会上,人大代表黄叶亭提出疑问。对此,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说,教育支出要占G D P4%是国家要求,但广东5.7万亿中相当一部分被中央抽走,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央提的4%并不是要求每个省“都必须达到”。
曾志权说,如果中央一点不抽全部归广东,在这个基础上要达到4%是可以的,但现在不能这么算。
“广东的高校,我个人认为是很幸福的”,谈到政府对大学的投资,曾志权说,此前政府已一次性拨款150多亿给大学城,最近几年陆陆续续又拿了二三十个亿用于高校发展。他说,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是必须的,但是也要结合实际,(应当)挖掘自身潜力,“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曾志权说,几年前,有些高校各方面举债没有人监管,自己想借多少就借多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如果财力达得到的话我都愿意采纳,问题是现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曾志权说,对于粤东西北财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省里确实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地方自己加快发展也很重要。
省内30所学校今年财政还债情况
1000万-2000万元:12所
4000万元以上:2所
韶关学院(4600万)、南方医科大学(4533万)
3000万-4000万元:3所
广东海洋大学(3721万)、肇庆学院(3247万)、广东工业大学(3224万);
2000万-3000万元:5所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嘉应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1000万-2000万元:12所
声音
教育界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崴:教育投入不如欠发达省份 优秀高校教师有外流迹象
对于目前省内各类学校负债严重问题,省政协委员、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崴表示,以教育负债最为严重的高校为例,目前广东省内的公立高校负债接近100亿元,最高峰时一度欠债达120亿元。黄崴说,广东高校负债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拨款不足,按照国家要求,高校生均定额综合拨款应该不低于12000元,但实际上广东省属高校每年生均拨款为6600元,且数额八年未变,其拨款标准只达到国家规定的55%。
黄崴表示,广东省内高校负债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广东教育长期落后,在此前的大规模扩张中由于教育投资不足,导致债务也随之水涨船高。“实际上广东的教育投入不仅落后于江浙,甚至还落后于全国很多欠发达省份,目前广东很多优秀高校教师已经出现往北京、上海、江浙一带流动的迹象,原因就在于省内教育投入不足。”
“实际上,政府不应该把帮助高校解决债务看做是还债,这更是一种关系到广东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投资。广东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如果现阶段不加大教育投入,就将导致省内人才资源的流失和退化,到时后果就不是几十个亿的问题,而是可持续发展将失去人才源动力。”
省人大常委、中大常务副校长许家瑞:广东应立法规定教育投入占GDP比例
许家瑞表示,省里的目标是教育投入要达到财政开支的25%,且每年要增加。但是这种增幅不如用G D P的形式确定更为刚性。
广东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水平低。建议省人大常委会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制定一个目标,让教育投入与G D P挂钩,教育投入应该占G D P 4%。不过也有代表表示,国家其实已经有了跟G D P挂钩的刚性规定,关键还是没有执行。
地方
省人大代表林小茁提出:揭阳全部财收不到GDP4% 要达到国家规定非常不现实
昨日下午,省人大揭阳代表团讨论会上,省人大代表林小茁提出,揭阳的所有财政收入不到G D P4%,如果要达到国务院规定的教育经费应占G D P的4%,“非常不现实”。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教育经费应该达到G D P的4%。这个目标中央财政是实现了,林小茁说,就广东的情况而言,省一级的财政收入占G D P11%左右,但揭阳去年的财政收入只有50多个亿,而G D P为138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的比例只有3.8%,教育经费的比例要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非常不现实”。
林小茁指出,不光是揭阳,整个粤东三市揭阳、汕头和潮州加起来的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例也不到5%,“不可能让这三个地区的财政收入都去投向教育,别的什么都不干”。
林小茁表示,作为“来自发达省份的落后地区的普通代表”,他希望省财政能够给予粤东地区支持,尤其是在教育上有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