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煦桄
前段时间,众多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体验基层群众的工作情况和内心感受,受到群众欢迎。但领导干部要真正联系好群众,务必用真心、用真情、用真实、用真效来联系群众。
一要真心联系。由于长期的上层思维和领导习惯,错误地认为深入基层,就是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服务群众,就是给群众服点务、办几件事、送点钱物。这种错误观点和想法,导致把下基层当作一种“做秀”,走走形式,虚情假意一次。如果真的是这样,还不如不来基层,这反而给基层带来麻烦,也给领导带来负面消极影响。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职责和义务。所以,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的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带着感情下基层,诚心诚意地体验基层的难处,实实在在地感受群众的苦处,时时刻刻地把群众的温暖、群众利益挂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要真情联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官气较重,官架较大,总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一筹,瞧不起群众,拉开与基层、与群众的距离,与群众越来越远。正由于对基层和群众的了解不多,实情掌握不够,“地气”严重不足,工作起来自然就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领导干部要经常换位体验,摒弃官本思想和高高在上习气,牢固树立依民为民观念,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心贴心、心连心,倾听基层的呼声和群众的心声,充足“地气”, 真真切切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要真实联系。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现在的群众工作,不缺政策,不缺方法,缺的是对群众的真心和真情,更缺的是面对群众时的换位思考。为此,我们先要搞清楚、弄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从群众立场上感受群众的具体困难问题和心情。在日常工作中,领导干部要知道自己的真正责任所在,敢于担当,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工作当成一种责任,把群众的事看成一项任务,对群众上心,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上心,该解决的及时解决,该协调的及时协调,即使不能解决的,也要及时给予回复和解释,切实把责任落实在为了群众上,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和需要上。
四要真效联系。如果长时间不接基层“地气”,思维就会僵化,眼光就会变窄,方法就会老套,思想就会退化,决策措施就会脱离实际、违背规律。但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因工作忙,或不愿下去,总是找出各种理由和借口,不下基层,不深入群众。有时因工作需要,也只是到基层走马观花一下,听一听基层工作情况汇报,但内心还没有把联系群众当回事。“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领导干部只有经常走到基层第一线去,走到群众中间去,在基层多看多想多思,思想就会活跃,思维就会清晰,思路就会开阔,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基层和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在想问题、做决策时就不会脱离基层实际,制定出符合基层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用真成效来检验联系群众的效果。
【责任编辑:浅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