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税局观察 » 正文
资讯

新常态下做好南丹国税工作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07  浏览次数:1086629
核心提示: [摘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工作时曾说过: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

    [摘要] 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工作时曾说过:“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南丹县的经济发展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面临了脚步放缓和滑坡下行的压力,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出现了新常态。作为南丹的税收执法部门,如何适应新常态,想方设法完成每一年度的国税收入任务,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促进南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国税部门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南丹经济发展和国税工作的实际,谈几点新常态下做好国税工作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取长补短,把征管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新常态;税收;征管;

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工作时曾说过:“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中的“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015年是“十二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之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南丹县的经济发展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面临了脚步放缓和滑坡下行的压力,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近两年来,南丹始终走不出税源结构单一的困局,主要税源有色金属矿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涉矿企业歇业停业较多、实现税收减少;酒业、建材、商贸、电力、木材、农产品加工等创新税源显效不大,一些新兴扶助发展的涉农企业和微型企业又没有新的增收亮点;要完成繁重的国税收入任务确实是举步维艰。如何适应新常态,服务经济、服务大局、服务税户,想方设法完成每一年度的国税收入任务,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促进南丹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摆在国税部门决策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南丹经济发展和国税工作的实际,谈几点新常态下做好国税工作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取长补短,把征管工作做得更好。

一、必须准确认识南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的新常态

从近两年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经济仍然面临放缓和下行压力,全国的税收增速也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主要源于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创新产品、税制改革、减免税政策、扶持企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增长拉动因素减弱的态势和大背景下,财政收入要实现增收的困难将更加严峻。从南丹县的经济结构发展布局和支柱税源结构来看,南丹的税源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缓慢、潜在税源枯竭萎缩是当前一两年内面临的新常态。从国税部门的收入报表中分析得知,南丹县的财政收入半数以上靠有色金属矿产品税收。而近两年又是有色金属矿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的年份,县内除了以开采为主的高峰矿、铜坑矿有小幅的产值增长、税收增收外;其他选矿企业80%以上处于亏损甚至停产状态,6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长期关停;新兴的产业酿酒制造——广西丹泉酒业有限公司,近两年也受国内市场的影响,低端酒产值利润较薄、高端酒销售不畅,总体销售额提升不上来,实现的税收不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大。电力、建材、化工、燃油、木材又不是南丹财源构成的强项税源,冒然略有增长,但增幅不大,弥补不了有色金属矿产品价格下跌萎缩减少的税收。近两年得益于国家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虽然也增加了200多户小微企业,但大部份小微企业都是以涉农、种养为主,基本上没有税收。再加上车河工业园区内的大部门选矿、冶炼企业,许多原材料都来自于进口,费用大、抵扣多,治理污染、环境保护投入的经费大,许多企业是生产了,但实现的税收不多,对南丹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贡献不大。从国税部门的征收管理看,许多奸诈狡猾的业户对国税部门的规范化管理也存在老鼠躲猫、能偷则偷、能逃则逃的思想;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往往采取不正当手段销售产品,销售不入帐、利润不申报,逃避税务机关的管理,偷逃国家税收。从税源管理的实际情况看,以票控税、按税收规模实施税源分类管理、监控管理等税源管理模式还不适应新形势发展;从内部看,国税机关对应申报未申报、异常申报和肆意欠税等不遵从税法的行为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强硬措施和应对手段。这一切都是南丹国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征管面临的新常态。

  面对这一新常态,我们国税机关必须要提高认识,主动作为,提高素质、夯实本领,规范执法,切实按照《税收征管法》赋予我们的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执好法、用好权、收好税,经常深入企业和管户,摸清真实情况,实现对辖区税源的适时跟踪和精准把控。随时掌握所属辖区税源的增减变化,密切关注应税产品的购销调存,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开工情况,对企业税收风险加以有效的事前提醒、事中管理和事后监督。明确税收专管员的职责、权限和责任所在,改进税源管理的内容、范围和工作流程,科学预测潜在税源,合理配置征管资源,有效治理纳税人不遵从税法行为,加强纳税信用管理,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最大程度地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通过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税收的跑冒滴漏。

二、必须遵从“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不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新常态

“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不越权减免税”是税收组织收入要遵守的原则。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和依法治税的纵深发展,我们的一切征管工作都应该围绕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为原则,不能丁吃卯粮。既不能有税不收而放水养鱼,又不能为收入任务的完成竭泽而渔,收过头税。从近几年的收入任务下达情况看,每年上级局和县委、政府下达给南丹国税局的收入任务都与经济发展和潜在税源都有较大的差距,我们不能因为要完成收入任务就违背组织收入原则,在纳税人身上加尖挤兑,加压增赋。

面对这一新常态,我们国税机关首先要按照“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的组织收入原则,严格贯彻落实税收政策减免税审批制度,按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加强对辖区企业的税收管理,使工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成效最优化。其次是必须处理好完成任务与培植税源的关系,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新近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该抵的抵、该免的免,让企业拿到政策的优惠;鼓励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做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激励他们加大对“三废”(废气、废碴、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扶持酒业、建材、电力、化工、木材、农副产品深加工、房地产开展等行业和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为今后的增收培植后继税源。三是要以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深化拓展和践行“三实三实”为契机,从严管理好国税系统的党员干部,整治“庸懒散”行为,加强对国税干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和制约,加强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促使国税干部遵章守纪、敬岗爱业、清正廉洁、秉公执法。切实做到“征国税而纤尘不染、理民财则毫厘不贪”。通过真实数据、绩效管理和制度的细化考核,强化工作落实和责任追究,做到税源有限、管理无限,扫除盲区、堵死缝隙,让企业各期实现的税收及时足额地征收入库。

三、必须适应好规范执法和优化服务,营造和谐征纳关系的新常态

纳税服务是国税机关实施税收征管、组织税收入库的桥梁和纽带,其服务水平的高低彰显国税部门的威严形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领着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伴随着全民普法和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纳税人的法制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各种诉求也日趋多元化,对我们的优化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的纳税服务而言,我们国税机关还存在着许多制度不够规范、执法不够严明、解释不够清楚等问题。以至不能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诉求,给规范执法和政务行风带来风险。

面对这一新常态,我们国税干部首先要从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入手,以不让纳税人办理的涉业务在自己手中被耽搁为准绳,快速准确地为纳税人办理好每一笔涉税业务。其次是加快职能转变,以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为突破口,更好地协助引导纳税人正确地理解税法、准确地申报税款、有效地维护权益。三是要贯彻落实好《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和确保“金税三期”顺畅运行,牢固树立“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服务理念,做到维权全方位、服务零距离,倾听纳税人的呼声建议,准确把握纳税人的正当需求,以实现纳税人的合理诉求与应对举措的有效对接。四是优化办税服务;简化审批和办税流程,规范表证单书,精简涉税资料,减轻纳税人负担,尽量完善“一岗统办”、“一窗办结”、“免填单”等服务举措,推行国税、地税、工商“三证合一”、信息资源共享和“全市通办”。五是征询纳税人需求,清除征纳间隔阂障碍;多深入厂矿企业和进村入户,开门纳柬、广纳良策,多渠道、多形式地征询纳税人的需求,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满足不同层次纳税人的个性需求。六是深入推进“四化建设”;“让工作标准化成为常态”、“让行为规范化成为铁则”、“让手段现代化成为法宝”、“让成效最优化成为目标”,通过推进“四化建设”,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在努力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同时,也不断提高纳税人对国税部门服务的满意度,营造和谐的税企征纳关系。

四、必须在深挖自身潜力的基础上,适应好信息时代数据共享、部门合作、科技管税的新常态。

众志成城力量大,孤军奋战难克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运用,网络渗透、数据信息已融合渗透到各个部门,整个世界就象一个地球村、网联千家万户,没有信息传播不了的死角盲区。税务部门是国家的经济执法部门,他的许多征管数据信息都和经济执法部门关联渗透,它需要国税部门在深挖自身潜力的同时,走出孤军奋战、单枪匹马的困局,寻找外延力量、延伸征管触角,加强部门合作,科技管税,以形成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格局。

面对这一新常态,我们必须一是深入推行数据共享、“信息管税”;加大对第三方信息的采集运用,加强与地税、工商、银行、国土、电力、经贸、安监、发改、环保等部门的密切协作,拓宽数据信息获取渠道,从采集的信息中查漏补缺,以实现企业涉税信息的集约化、高效化管理。二是推行行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通过“金税三期”上线运行,制定涵盖行业规模、风险管理、纳税评估、税负测算等内容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行业增值税平均税负率预警管理系统,以加强对税负异常企业的跟踪监督。三是完善税源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利用“金税三期”专业化管理平台,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中小型企业实施分行业管理、个体工商户实施自行申报和委托代征管理。四是推进专业化纳税评估;完善两级评估体系,规范评估行为,根据行业税负率和利润率的警戒线,查找税负出现异常的原因,提高纳税评估的准确度。五是推进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开展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评估,落实大企业对口服务和管理规程,应用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和“金税三期”提供的可靠数据,完善大企业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大宗税收的入库做好及时跟踪。六是加强个体税收管理;在确保稳定和证据确凿的前提下,加大对“定期定额”双定个体户的管理,建立农村个体户自行申报制度和第三方信息的核查比对制度,堵塞个体税收的流失。七是加强对流转税的管理;完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加强对行业税负的预警监控,强化对增值税抵扣凭证的审核,扩大增值税网上抄报税和普通发票网上开票比例,加强对“营改增”涉税业务的辅导,做好税收负担变化的测算和分析,全面推进“营改增”扩围工作。八是加强所得税管理;健全电子数据台账,完善对股权转让、汇总纳税、注销清算、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等项目的跟踪监督,加强对企业所得税预缴、汇缴管理,防范虚报列支、虚增成本,逃避监督,少缴税款。通过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多部门的团结协作,拓展征管的外延渠道,寻找群防群治的最佳合力,堵死税收跑冒滴漏的缝隙,让辖区的税收足额不漏地征收入库。

(附注:作者:苏敏系广西南丹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