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尽收眼底。通过“望”对全县纳税人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工作中发现被查对象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被查对象整体经营情况的把握,如对经营流程、运作模式、权益结构、核算方式等的了解,也是对被查对象行业发展状况、行业经营特点、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的了解及运用的把握。通过全面细致地“望”,全面透彻地了解被查对象存在的潜在症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正确率,为下一步的稽查工作找准方向。
二“闻”闻风而动。“闻”指的是凭借敏锐的嗅觉,在“望”的基础上,找准疑点排查方向,对被查对象涉税疑点进行排查。即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对掌握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所掌握的税收、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根据稽查经验由表及里敏锐地推断出涉税疑点的可能性及关联强度,进而对理清排查思路和排查重点。
三“问”问出疑点。“问”指的是将“闻”到的涉税疑点通过与被查对象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对涉税问题进一步验证的手段和方法。为避免被查对象产生抵触心理,在实际操作中,稽查人员可以通过向被查对象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模式、产品销售情况等方式入手,结合实地查看情况,将需要了解的情况巧妙地嵌入谈话中,并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全面掌握需要了解的信息和数据资料。
四“切”切中要害。“切”指的是根据望、闻、问三步掌握的信息,找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支撑,做到事实清楚,依据正确,定性准确,处理得当,让被查对象自觉认账、配合补账,达到依法征收税款、提高纳税遵从、发挥税务稽查震慑作用的目的,从而提升税务稽查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