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需求疯长
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
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降
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率从去年年初的5.26%降至年末的4.39%。而今年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降至4.12%,开年就创新低。降准,加上本来就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你的理财产品收益可能又要降低了。
即使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风险也在增加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面临三个问题:资产配置荒下欠缺优质的投资资产,“资产配置荒”的问题短时期很难得到缓解;第二,业务创新等同于风险提高。比如股权类业务,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监管政策出台,此类理财产品的风险难以把控。第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明细披露晦涩不详,就算是专家根据银行提供的资料预判风险也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个人投资者要想做到审慎评估理财产品的资金投资方向是否安全显然更不容易。
理财产品收益下降,而风险却在增加,而半年多来股市连续暴跌而且不循常理。那要投资房地产么?
去年开始政策开始频出利好,力推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进程,房地产市场最需去库存的是三四线城市、而 一、二线城市却异常火起来了。
节后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开始出现新一轮上涨,出现房东惜售和房产交易中心人满为患的情况。媒体也争相报道房价上涨卖房者频改价的新闻。房价上涨除了有房贷优惠、减免税费方面的政策诱因、放开二胎,市区房子本身供不应求,资本增长寻求热点也是非常主要的原因。
2010年前,上海地区常住人口几乎直线增长,而2010年以后,尽管总数仍然上涨,增速却有所下降。上海常住人口一直增加最主要源于这个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而随着产业升级,上海地区人口存量和人口结构也在加速调整,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外来人口将出现减少。
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数近半,而像深圳这样的城市比例可能更高。外来人口下降给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趋于稳定贡献了一点可能。
截至去年底,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981.65万人,比上年末下降了1.5%,进入新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外来常住人口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占比,则下降了0.5个百分点,降至40.6%。
一线房产价格继续回暖还是已经是强弩之末?
一线城市的房价从来就没有凉过,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不会影响某个区域集中的供不应求,一线城市尤其是市区是人才、资本各种优质资源聚集地,只要这个现象没有太多的变化,市区房子自然还会涨,只是涨的快或慢的问题。至于郊区房价怎么走,实地到上海周边看看那些大片种着蔬菜的土地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