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抓紧自查这78个涉税风险点

发布日期:2023-04-01 浏览次数:
183256
核心提示: 金税四期+取消税管员,势必会监管越来越严!企业请自查以下78个涉税风险,务必警惕!一、增值税的26个涉税风险点销项税1、销售
金税四期+取消税管员,势必会监管越来越严!企业请自查以下78个涉税风险,务必警惕!
收取外单位或个人水、电、汽等费用,不计、少计收入或冲减费用。2、是否存在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的情况?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资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投资、分配、无偿捐助、赠送。3、是否存在开具不符合规定的红字,发票冲减应税收入的情况?发生销货退回、折让,开具红字发票和账务处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如手续费、补贴、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装卸费等5、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用于销售,是否作销售处理?6、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押金是否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8、有兼营行为的纳税人,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是否按规定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不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核算的,是否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销售额缴纳增值税。9、应征收增值税的代购货物、代理进口货物的行为,是否缴纳了增值税10、免税货物是否依法核算?有无擅自扩大免税范围的问题,兼营免税项目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免税额、不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计算是否准确。11、纳税人取得的中央财政补贴,不征收增值税,核算是否正确?12、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确认时点是否正确?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13、是否存在不符合差额征税规定,而按照差额征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情形。2、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运输业发票,是否真实合法是否存在下列情形?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非正常损失的货物(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劳务)所发生的运费抵扣。3、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开具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4、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海关进一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是否真实合法?进口货物品种、数量等与实际生产是否相匹配。5、发生退货或取得销售折让是否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6、从供货方取得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收入,是否冲减当期的进项税额,是否存在将返利挂入往来科目或冲减营业费用,而不作进项税额转出。7、用于简易计税方法、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业务。8、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是否抵扣进项税。9、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1、企业取得的各类收入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2、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中间科目延迟实现应税收入或调整企业利润,如利用“其他应付款”、“递延收入”、 “预提费用”等科目。5、是否存在税收减免、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6、是否存在接受捐赠的货币及非货币资产,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7、是否存在未将取得的应税投资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分回的投资收益,未按地区税率差补缴企业所得税企业从境外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所得是否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税计税险。9、持有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限售股),在解禁之后出售股份取得的收入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是否存在不予列支的“返利”行为,如接受本企业以外的经销单位发票报销进行货币形式的返利并在成本中列支等。5、是否存在将资本性支出一次计入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管理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6、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如工资薪金范围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在申报扣除年度实际发放。7、是否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8、是否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9、是否存在超标准、超范围为职工支付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未进行纳税调整。11、是否存在未按税法规定年限计提折旧。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不按税法规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等。12、是否存在擅自扩大研究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违规加计扣除等问题。13、是否存在扣除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金等支出。从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按照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未进行纳税调整。是否将回扣、提成、返利、进场费等计入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收取对象是否是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机构及个人,税前扣除比例是否超过税法规定。17、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进行纳税调整。18、子公司向母公司支付的管理性的服务费是否符合规19、是否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视同经营性租赁,多摊费用,未作纳税调整。20、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改变用途后,是否进行纳税调整。21、资产损失: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22、关联交易:是否存在关联业务往来,不按照独立交易原则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23、预提所得:境内企业向境外股东分配股利,是否按规定代扣代缴预提所得税。员工股票期权计划,员工在行权时获得的差价收益,是否按工薪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10、企业为股东个人购买房产、汽车等个人财产,是否视为股息分配扣缴个人所得税。11、赠送给其他单位个人的礼品、礼金等是否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是否存在与房屋不可分割的附属设施未计入房产原值缴纳房产税土地实际面积大于土地使用证登记面积的情况下,是否按照土地实际面积缴纳土地使用税1、是否混淆合同性质的情况,从低适用税率或擅自减少计税依据,未按全部所载金额计税,将应税凭证划为非税凭证,漏缴印花税。2、是否应纳税凭证书立或领受时不进行贴花,而直到凭证生效日期才贴花,导致延期缴纳印花税。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