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税收筹划 » 政策解读 » 正文
资讯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释义——附则(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21  浏览次数:701
核心提示: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年第49号  状态:有效  发文日期:2009-10-27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年第49号  状态:有效  发文日期:2009-10-27
—————————————————————————————————————————————————————————————————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释义]本条是关于《税收征管法》的法律效力的规定。明确了本法与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的关系。按照本条的规定,条约、协定的规定,其法律效力高于《税收征管法》。

    本条所称的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包括我国与有关国家签定的国际税收协定,如我国与某国签定的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还包括我国与有关国家签定的,内容中涉及有关税收问题的非税收条约,如我国与某国签定的航海通商条约。所谓国际税收协定,一般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处理跨国纳税人的纳税事务问题,由有关国家政府签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或条约。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缔约国各方对国际所得双重征税的处理。在国际税收协定有效期内,缔约国各方都必须对协定中的一切条款承担义务。任何一方原有的单方面的规定,如有与税收协定相抵触的内容,都必须按照协定的条款执行。所谓非税收条约,是指不是专门为解决税收问题而签定的条约。在一些国家之间有时需要就有关航海、贸易等问题签定条件,如友好条约、商务条约和航海条约等,有时这些条约也包括若干处理有关国际税收问题的条款,均须比照上述协定的原则处理。严格说,国际间的条约要比协定更加正规和有约束力,有效期往往也比协定更长,在此,我们暂不考虑条约和协定的效力哪个更高,只是明确它们的效力都比《税收征管法》高。

    我国自1983年与日本签定了国际税收协定以来,截至2001年4月底,已与69个国家签定了税收协定,以调整国家间的税收管辖关系。

    国际上通常的惯例,是国际法优于国内法。国际条约、税收协定是国家间的法律,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它同任何法律一样,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只是国际条约、协定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意志,而是缔约国双方或多方诉国家意志,虽然它没有像国内法律那样有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执行机关,但是它具有高于国内法律的约束力,如有国内法与其发生冲突,就要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我国《宪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国际法优于国内法这一原则,但是一些普通法,如《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海商法》等,都做了规定,明确了国际条约具有高于国内涉外法律的效力(但我国声明保留的除外)。当二者发生积极冲突时,将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至于我国缔结国际税收协定同新《征管法》产生冲突时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根据本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中国在这方面遵从国际条约优先的原则,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法的高度重视和与他国进行税务合作、合理划分税收管辖权的诚意。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正面临着WTO规则在我国如何适用的问题,本条的规定,为有关税收的国际条约、协定在我国如何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我们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具有积极的意义。


———————————————— 对应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年第49号)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