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财经资讯 » 正文
资讯

广西:优服务送税惠 助推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08  浏览次数:63
核心提示: 随着东桑西移东丝西移东绸西移战略实施,广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机遇,推动茧丝绸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明显成效,
        随着“东桑西移”“东丝西移”“东绸西移”战略实施,广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机遇,推动茧丝绸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明显成效,逐渐形成“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新格局。

近年来,广西税务部门以优化纳税服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抓手,培植竞争新优势,助力企业“壮骨强肌”,推动茧丝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一粒茧”的向新求变

在象州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的恒温蚕室里,一摞摞蚕架子整齐排列,成千上万条幼龄蚕正吃着桑叶,发出阵阵沙沙声。吃桑、吐丝、结茧……仅凭一粒粒小鲜茧,带来的产值就超过10亿元,蚕桑已成为象州县又一支柱产业。

为助力传统蚕桑产业持续焕发活力,象州县税务局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组建助农服务团队,通过网格化服务模式提供精细辅导,力促红利精准释放,助力桑蚕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小蚕茧”迎来“大转变”。

“推进智能化养蚕、自动化喂养生产线的建设,得益于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从2023年到现在,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公司获得1620万元退税红利,我们将用这笔资金继续扩大蚕桑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企业再扩大四五组缫丝生产线。”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女士介绍。

作为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新圩镇蚕桑产业示范区引进了智能灌溉、立体自动养蚕设备以及自动集中上蔟等数字化技术,蚕茧重量可以由原来的每张45公斤提高到60公斤,蚕茧质量达5A标准的比例也由原来的53%提高到80%。

“在打造智能养蚕的过程中,税务部门推送的税惠政策非常及时,退税红利坚定了我们继续改良智能化种桑养蚕技术的信心。”广西华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蚕桑产业园区负责人申志群说。

“一株桑”的转型升级

一亩亩连绵成片的桑地,经过采摘后,剩下的桑杆、桑枝、桑果、桑叶在广西人民的手中变废为宝。近年来,广西茧丝绸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和强化桑蚕产业价值链,推动桑蚕资源与饲料、食品饮料等行业多元融合发展,实现桑蚕经济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河池宜州被称为“中国桑蚕之乡”,全区桑蚕种植面积达39.6万亩,桑蚕资源丰富。凭借原料优势,主攻桑枝总生物碱提取研发的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坐落于此。

“为了保证产品有质有量、稳固市场份额,我们公司非常重视桑枝提取技术革新升级。目前,我们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用于提高提纯精度,争取在生物碱提纯度方面有新突破。”公司财务负责人韦素丹说,2024年以来,公司享受到税惠减免超过1500万元。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增强了广西五和博澳研发动力,进一步推动了公司进军生物医药高端领域的步伐。

“一块绸”的扬帆出海

广西是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茧丝绸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中率先走出去的先锋产业,产出的“黄金茧丝”获北京故宫用于复原皇家蚕丝被,高品级生丝成为多个奢侈品牌指定原材料。

“一件旗袍、一件礼服能畅销国内外,关键在于丝绸材料好不好。我们特选广西产出的高品质绸缎加工成衣,在严格品质把控、封样审核后出口海外,外国友人收到成品就能感受到东方丝绸织品的独特韵味。”玉林市凯逸服装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徐邵林介绍。

抢占市场份额,就要紧跟时代审美潮流,制作出消费者喜欢的成衣。公司加大设计研发力度,随之而来的是,资金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徐邵林说,“2024年,税务部门上门指导公司办理出口退税事宜,提供无纸化审批,既帮公司读懂了解政策,也便利税费流程办理,30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切实为企业减负。凯逸服装将专注于丝绸服装特色品牌打造,向更多国际友人展示中国丝绸文化的魅力。”

雪白一粒茧、莹莹一株桑、细腻一块绸,演绎着广西丝绸的蝶变之路。广西税务部门将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服务茧丝绸产业链全面延伸,以税惠助力、服务添彩,推动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