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在32个统筹单位中(31个省加上新疆兵团),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0年有17个收不抵支,缺口达679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虽然减少到14个,但收支缺口却高于2010年,2011年达767亿元。
其中,辽宁和黑龙江的缺口均超过100亿元,天津、新疆兵团和吉林的缺口均在50亿-100亿元,河南、陕西、江西、湖南、广西、上海、海南和重庆的缺口均在10亿-50亿元,河北的缺口达1.62亿元;在18个征缴收入大于支出的省份中,广东仍高达519亿元,浙江、江苏、北京和山东也在200亿-300亿元。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编写的第二部年度养老金行业报告,它反映了2011年度中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的整体状况和改革动态。全书由主报告和11个分报告组成,分为养老金发展篇、改革篇、指数篇和动态篇四部分内容。
相关:
养老金差距加大 最高差60倍
据经济之声报道,社保和养老问题是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人口老龄化、管理不善、物价上涨都不断地侵蚀着养老金,怎样才能解决养老金问题?昨天(14日)召开的201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也就这一问题开展了讨论。
当前,在我国,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分别属于五种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由此也带来不公平。一位退休的老先生说,公务员与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都一样,但是生活补贴数额上有差别。
老先生:我们公务员是按照地方财政水平计发,但是企业、事业单位就要根据效益,如果好就发,不好就没法发。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说,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制度养老金的差距越来越大,公务员事业单位能比企业高3、4倍,不过最少的是农民养老金,有的地方农保,60岁以上老年人一个月60块养老金。
李实:企业大概是2000块左右,农村是60块,这差30倍。公务员平均下来是4000多块钱,和60块钱差多少倍?差60倍。
他建议,职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三种养老金制度合并。
李实:以现有的职工养老制度为基本的框架,采取相同的制度,个人缴费、单位缴费相结合,同时要能够制定养老金的发放标准,要能够统一起来。
除了存在不公平,管理不善、物价上涨等因素也在侵蚀着养老金。记者采访的一位年轻人已经开始筹备养老,但是她不愿意把钱存入养老保险。
在职年轻人:我不太信任这个,还不如自己拿来用呢,因为将来钱也贬值的很厉害。目前我们同事基本就是,能买就买房子,保值一些。
据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晓教授估算,2001年到2011年,养老金十年缩水了6000亿。
赵晓:这十年里平均的通货膨胀率是2.47%,但养老保险金是存在银行里的,利息只有2%,就差了0.47%,算下来十年就有6000亿。
养老金除了存银行利率赶不上物价上涨幅度而贬值外,还有挪用的问题。李实说,企业养老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制。个人交8%,建立个人账户。但实际上现在的个人账户基本上是空的,被挪用去支付现在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了。
李实:经济在增长,养老收费还能如期地完成,怕就怕出现经济危机,一方面要支付养老金,另一方面个人账户没有钱,就可能带来养老金的危机的问题。
学者呼吁做实个人账户,但这需要一大笔钱。而关于养老金的资金缺口问题也一直揪着人们的神经。为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7月曾公开回应,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上半年超过2万亿元,当期不存在缺口问题。
眼下没问题,但是,关于未来养老金会不会有资金缺口?对此也是说法不一,甚至完全相反,有的预测2030年缺口将有几十万亿,但有的却认为届时不仅没有缺口,还盈余11万亿。但是,生活中,不少老人却是紧巴巴的感受。一位从企业退休的老职工说:
企业职工:物价上涨得太厉害了了,前两年马马虎虎,现在花销也不够了。
她平时最头疼的就是医药开销,一位退休的公务员也说,最害怕生病。
老先生:如果光吃饭穿衣,这是够了,但是如果生病,或者其他事情,就没办法应付了。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晓教授认为,财政应该加大对养老金的支付力度。
赵晓:我国的保障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概只有百分之二点几,而西方国家差不多接近20%。
国务院参事汤敏则建议,提高国企红利向养老的支付比例。
汤敏:现在国企加起来每年有两万多亿的利润,你可以投资但其中要拿出25%到30%给国家财政。现在可能连10%都不到。
评论
马骏:养老金缺口或成中国财政压力主要来源
中证网讯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11月29日的财经年会上说,根据他所在团队《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结果,到2050年,城镇养老金缺口现值相当于2011年GDP的80%以上,养老金缺口或成中国财政压力和债务危机的主要来源。
马骏说,养老金缺口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目前我国3个劳动力赡养1位老人,38年后将会是1个劳动力赡养1个老人,将加重家庭及政府负担。
除此之外,到2050年,我国广义卫生总费用也将由GDP的5%上升至10%,其中三分之一需要政府来买单。
由于养老金缺口、医疗费用上升,加之需清理地方政府平台的债务,马骏说,假设不进行改革,到2050年中国政府的显性债务会占到GDP的100%,重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路。
据此,他提出化解风险所应进行的改革方案,第一,抓住今后10年的改革期,今后10年中,养老金的参保人口会持续上升,财政上的压力会保持较低,超过2020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养老金参保人口的停滞,财政压力将会逐步加大。第二,建议提高企业职工年龄,缓解养老金的缺口。第三,建议逐步将政府持有的上市公司中80%的股份划到养老体系。第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包括商业性和强制性部分。第五,发展地方政府债,允许更多的地方政府独立发债,促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再投资、促使隐性债务显性化、引入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