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或将试点开征遗产税。传闻一起,作为国际通行的避税工具,人寿保险的购买热情被一夜激发。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这两天,保险公司屡签天价保单,不少私营业主成为保险公司的“座上宾”,避税成了他们投保的主要动机。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庹国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遗产税的说法只是建议,尚未到实质阶段,因此,在投保时应以个人实际保障需求为主。”
催热巨额保单
就在传出深圳或将试点开征遗产税后不久,有市场消息人士透露,深圳市场出现了一张趸缴保费1.03亿元、一张年缴保费2680万元(3年期)的巨额保单。“其中一张保单的投保人,就是奔着避税去的”。
其实,在成熟的国际保险市场,有现金价值的寿险保单往往会成为不少富豪的避税工具,不计入应征遗产税内。
记者了解到,保险在避税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供应税现金,投保以父母为被保险人而子女为受益人的终身寿险,在父母万一意外身故后,子女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保险金,以这笔钱作为缴纳遗产税的资金来源;二是资产转移,减少应税财产,被继承人投保人寿保险所取得的保险金免税。
“就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购买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确实可以起到避税的作用。”庹国柱告诉记者,中国实行的“T-1-1”模式,即投保人购买寿险保单缴纳的保险费是税后扣除,保单项下的现金价值实现的增值(投资收益),保单所有者不用纳税;保单项下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受益人领取的保险金不用纳税。
“正是基于保险避税功能,让国内不少企业主想到了利用保险进行合理避税。”一位外资保险公司理财顾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向一些高端客户介绍保险产品时,都会提到未来可能开征遗产税的政策变化”。
跟风为时过早
“现在就为了避税而购买寿险保单为时过早。”在庹国柱看来,“目前,深圳只是可能试点开征遗产税,具体什么时候开征,开征遗产税的收入门槛是多少,遗产税的税基是多少等细节都还不清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以目前中国经济的大环境,短期内推行遗产税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以规避遗产税的说法来推动天价富人险的销售,名义上是未雨绸缪,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噱头。
撇开“开征遗产税”这个噱头而言,“富人险”其实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关键在于保险公司有没有了解到中国富人们真正的需求所在。根据一项针对“高端中产人群”的市场调查,富人最大的关注点集中在:子女教育需求、预防疾病、照顾父母。
就健康和教育保障而言,他们对保险的要求也与众不同的:担忧通货膨胀造成保障的缩水,担心今天购买的保障,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未来可能就不够了,希望能够拥有不断增长的保障。
寿险能避债避税 成富人规避巨额遗产税首选
近日,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天价人寿保单开始出现,“人寿保险”已被套上了“避债避税”的光环,成为富人规避巨额遗产税的首选产品。
“人寿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避债避税功能,但目前,具备此功能的产品都是传统的保障型人寿保险,而诸如投连险等投资型保险产品则不能。”某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在国外,很多富豪会利用保险产品为自己“避债”,如果发生债务纠纷,个人资产将会被用来偿还债务,身家被没收、查封。然而,保险产品则能为保单收益人留下一部分资产。如果此前购买的是天价保单,即便公司破产,财产被查封,也依然有可能延续自己的富人生活。
天津某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表示,由于人寿保险属于人的生命资产,因此还可免纳个人所得税。不过,投保人需要注意的是,在填写保单时,必须指定受益人,保险给付时才可不计入应征遗产税内。否则赔偿金只能算作遗产,需偿还被保险人债。此外,根据我国法律,人寿保险主要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诸如企业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只有受益金受法律保护。记者 胡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