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规适用-法律级次 » 法律级次 » 规范性文件 » 正文
法规适用-法律级次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通知(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4  浏览次数:304
核心提示:京地税企[1998]334号 全文有效成文日期:1998-07-31
京地税企[1998]334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1998-07-31
 
字体: 【】 【】 【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现将北京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通知》(京财会[1998]333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
    
     一九九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通知
     京财会(1998)333号
    
    市属各单位、各区县财政局、燕山财政分局、开发区财政分局:
     现将财政部财会字(1998)10号文“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补充通知如下,请认真学习、贯彻并从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一、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贯彻收付实现制原则,按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编制的。企业应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等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较全面的反映和预测,以补充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企业财务信息揭示的不足,从而促进企业改变不合理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报表,请各企业在一九九八年年末编制年报时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不再编报财务状况变动表。
     三、本市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包括集团、公司)、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等各类企业,均须按本通知执行。
     四、有关培训工作,另行通知。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日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通知
     财会字[1998]10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应提供的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现印发给你们,请布置所属企业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如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附件:1.《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2.《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日
    
    附件1: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引 言
     1.本准则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其应提供的信息。
     2.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定 义
     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
     (1)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2)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以下在提及“现金”时,除非同时提及现金等价物,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3)现金流量,指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现金流量的分类
     4.现金流量应分为以下三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5.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6.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不包括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扣除因销货退回支付的现金);
     (2)收到的租金;
     (3)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
     (4)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7.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不包括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扣除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2)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4)支付的增值税款(不包括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5)支付的所得税款;
     (6)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8.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9.投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3)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如为负数,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反映)。
     10.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2)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3)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1.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12.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
     (3)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13.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2)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
     (3)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4)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5)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6)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
     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
     14.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产生的现金流量应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并单独列示。
     15.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支付或收到的现金总额,应扣除因购买或处置取得或支付的现金,以净额列示。
     16.企业应在报表附注中以总额披露当期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下列信息:
     (1)购买或处置价格;
     (2)购买或处置价格中,以现金清偿的部分;
     (3)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
     (4)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按主要类别分类的非现金资产和负债。
     金融保险企业现金流量
     17.金融保险企业现金流量项目归类有其特殊性。企业在编制本表时,前述现金流量项目归类不适用的,可根据其行业特点和现金流量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18.金融企业的下列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项目应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1)对外发放的贷款和收回的贷款本金;
     (2)吸收的存款和支付的存款本金;
     (3)同业存款及存放同业款项;
     (4)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的资金;
     (5)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6)收回的已于前期核销的贷款;
     (7)经营证券业务的企业,买卖证券所收到或支出的现金;
     (8)融资租赁所收到的现金。
     19.保险企业的与保险金、保险索赔、年金退款和其他保险利益条款有关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项目,应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20.现金流量表应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报告企业的现金流量。
     21.现金流量一般应分别按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反映。但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以及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的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应以净额列示。
     金融企业下列项目应以净额列示:
     (1)短期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贷款本金;
     (2)活期存款的吸收与支付;
     (3)同业存款和存放同业款项的存取;
     (4)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资金;
     (5)经营证券业务的企业,证券的买入与卖出;
     (6)委托存款与委托贷款。
     22.企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以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均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应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23.有些特殊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索赔等,应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并到前述现金流量类别中,并分别列示。
     24.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即,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时,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可通过以下途径之一取得:
     (1)企业的会计记录;
     (2)根据以下项目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其他项目进行调整:
     ①本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
     ②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项目;
     ③其现金影响属于投资或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
     25.企业还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对净利润进行调节的项目主要包括:
     (1)计提的坏帐准备或转销的坏帐;
     (2)固定资产折旧;
     (3)无形资产摊销;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
     (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6)财务费用;
     (7)投资损益;
     (8)递延税款;
     (9)存货;
     (10)经营性应收项目;
     (11)经营性应付项目;
     (12)增值税净额。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26.对于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或可能在未来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重大投资、筹资活动,也应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如企业以承担债务形式购置资产、以长期投资偿还债务等。
     附 则
     27.本准则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28.本准则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附录:现金流量表参考格式
    现金流量表
    
     会× 03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租金 收到的增值税销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 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增值税款 支付的所得税款 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1 2 3 4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6 27  


    
    
    
 

项目

行次

金额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8

29

30

33

34

35

36

37

38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51

52

53

54

55

 


    
    
    
 

补充材料

行次

金额

1.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以固定资产偿还债务

以投资偿还债务

以固定资产进行投资

以存货偿还债务

2.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净利润

加:计提的坏帐准备或转销的坏帐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财务费用

投资损失(减:收益)

递延税款货项(减:借项)

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增值税增加净额(减: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情况:

现金的期末余额

减:现金的期初余额

加: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

减: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56

57

58

59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附件2: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企业应在年末编制年报时编报现金流量表。企业编报现金流量表以后,不再编报财务状况变动表。
     (二)现金流量表应标明企业名称、会计期间、货币单位和报表编号。
     (三)现金流量表应由制表人、会计主管和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四)企业应当根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需要,做好有关现金帐簿的设置等会计基础工作,有条件的企业还应设置编表所需要的有关辅助帐簿。
     (五)企业应当就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并加以披露。现金等价物的确认标准如有变更,应对其加以说明,并应披露确认标准变更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
     二、说明
     (一)关于定义
     本准则的定义部分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现金流量”三个概念。本准则中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等,这些概念的定义在正文中交代。
     1.现金
     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会计上所说的现金通常指企业的库存现金。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仅包括“现金”帐户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帐户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货币资金”帐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
     应注意的是,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应作为现金,而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
     2.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随时可以变现。
     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较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
     3.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取得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而支付现金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信息能够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紧缺,企业偿付能力大小,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同样,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也不属于现金流量,比如,企业用现金购买将于3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
     (二)关于现金流量的分类
     本准则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根据上述定义,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就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广告宣传、推销产品、交纳税款等等。
     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归类。由于金融保险企业比较特殊,本准则对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认定作了提示。
     2.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这里所指的长期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等持有期限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资产。
     这里之所以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排除在外,是因为已经将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视同现金。
     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等。
     3.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与资本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这里“债务”是指企业对外举债所借入的款项,如发行债券、向金融企业借入款项以及偿还债务等。
     (三)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般包括:收回当期的销售货款和劳务收入款,收回前期销售货款和劳务收入款,以及转让应收票据所取得的现金收入等。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应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款中扣除。
     本项目不包括随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一起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这部分税款已单设项目反映。
     企业当期销售货款或劳务收入款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入+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帐款+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当期的预收帐款-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帐损失
     上述公式中的各项目,除坏帐损失外,均不包括与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同时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例如,某企业本期商品销售收入为280万元,以银行存款收讫,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为27万元,期末余额为6万元,应收帐款期初余额为100万元,期末余额为40万元,年度内核销的坏帐损失为2万元。另外,当期因商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价款3万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帐支付(本例中的各项数据均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
     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2800000
     加: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270000-60000) 210000
     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帐款(1000000-400000-20000)580000
     减:当期因销售退回支付的现金 30000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3560000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应收帐款或应收票据的期初期末差额为负数,则上述式子中“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和“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帐款”的数字应为零,而不能填列负数。式中各项数字均不包括增值税,收到和退回的增值税款在“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项目中反映。
     2.收到的租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
     3.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
     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出口产品按规定退税而取得的现金,应单独反映。为便于计算这一项目的现金流量,企业应在“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科目下分设“货款”和“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收帐款(应收票据)——货款”科目用以调整计算销售、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单价1000元,数量为100件,增值税税率为17%, 货款以现金收讫;前期销售商品一批,价款为20万元,其应收帐款(含增值税)为23.4万元,本期以现金方式收讫;另外,前期出口商品一批,已交纳增值税,按规定应退增值税0.85元,前期未退,本期以转帐方式收讫。
     本期增值税(1000×100×17%) 17000
     加:收回前期应收增值税 34000
     收回出口退税 8500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及出口退税 59500
     4.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企业除增值税税款退回外,还有其他的税费返还,如所得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这些返还的税费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在本项目中反映。
     5.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当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的前期购买商品的应付款以及为购买商品而预付,的现金等。
     因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同时支付的、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在“支付的增值税款”项目中反映。如果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时,其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则仍在本项目中反映。
     企业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帐款+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票据+当期预付的帐款-当期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上述公式中所列各项均不包括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如,某公司当期购买原材料,货款为15万元,增值税为2.55万元,价款用银行转帐支票支付;本期支付应付票据10万元(不合增值税);用银行汇票支付材料价款,收到银行转来银行汇票多余款收帐通知,余款0.0234万元,材料及运费9.98万元,其相应的增值税为1.6966万元;购买工程用物资15万元(含增值税),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则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可计算如下:
     当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150000
     99800
     加:当期支付的应付帐款
     当期支付的应付票据 10000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49800
     6.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租金按当期实际支付的款项反映。
     7.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方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现金。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包括工资、奖金以及各种补贴等;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现金,如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商业保险金等。
     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奖金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例如,某企业本期实际支付工资50万元,各种奖金20万元,其中经营人员工资30万元,奖金15万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20万元,奖金5万元。
     经营人员工资 300000
     奖金 150000
     本期支付的职工工资 450000
     8.支付的增值税款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商品实际支付的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实际交纳的增值税税款。为便于计算这一项目的现金流量,企业应在“应付帐款”和“应付票据”科目下分设“货款”和“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付帐款(应付票据)————货款”科目用以调整计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支付的增值税应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列示,不在本项目中反映。
     例如,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值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收到增值税发票,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付讫;又购买一小规模纳税人产品一批,价值20万元,价款未付。本期以转帐支票支付应付票据(含增值税)1.17万元,其中增值税款为0.17万元,增值税发票已收到;当期向税务机关交纳增值税3.4万元。
     当期购货支付的增值税(1000000×17%) 170000
     本期支付应付票据所含增值税 1700
     当期向税务机关交纳的增值税 34000
     支付的增值税款合计 205700
     9.支付的所得税款
     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所得税。
     例如,企业期初未交所得税28万元;本期发生的所得税310万元已全部交纳;期末未交所得税12万元。
     本期发生的并交纳的所得税 3100000
     加:前期发生本期交纳的所得税(280000-120000) 160000
     当期交纳的所得税 3260000
     10.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本项目反映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于当期实际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各种税款。包括本期发生并实际支出的税金和当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金以及预付的税金。
     对有关投资项目发生的税金支出,不应列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在有关投资项目中列示。如交纳的投资方向调节税,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11.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除上述主要项目外,企业还有一些项目,如管理费用等现金支出,可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企业收回的投资款项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投资本金,二是投资收益。除投资本金在本项目反映外,与投资本金一起收回的投资收益也应在本项目反映。但债券投资本金与利息,一般易于分清,其债券利息收入应与本金分开,在“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单独反映。
     本项目按实际收回的投资额反映。例如,某项权益性投资本金为500万元,企业出售该投资,收回的全部投资金额为480万元,本项目即按480万元填列;若收回的全部金额为540万元,本项目即按540万元填列。
     2.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因对外投资而分得的股利或利润。
     例如,企业期初长期投资余额2000万元,均为股票投资,其中1500万元投资于A企业,占其股本的75%,采用权益法核算,另外200万元和300万元分别投资于B企业和C企业,各占接受投资企业总股本的5%和10%, 采用成本法核算;期末长期投资余额为2920万元,当年A企业盈利20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800万元,B企业亏损没有分配股利,C企业盈利6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企业已如数收到现金股利。
     A企业实际分回投资收益(8000000×75%) 6000000
     B企业实际分回投资收益
     C企业实际分回投资收益(2000000×10%) 200000
     当年实际收到的投资收益总额 6200000
     3.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债券投资所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债券投资,其利息收入也应在本项目中反映。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本项目反映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扣除为出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本项目还包括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变卖收益以及遭受灾害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等。
     例如,某公司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收到价款30万元,该设备原价40万元,已提折旧15万元。支付该项设备拆卸费用0.2万元,运输费用0.08万元,设备已由购入单位运走。
     出售固定资产收到的款项 300000
     支付该项设备的清理费用 2800
     出售固定资产的现金净额 297200
     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为负数,则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反映,列在“支付的与投资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中。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支付的款项,包括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现金及增值税款、建造工程支付的现金、支付在建工程人员的
     工资等现金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购入或自创取得各种无形资产的实际现金支出。
     例如,某公司购入房屋一幢,价款1850万元,通过银行转帐1800万元,其他价款用公司产品抵偿。为在建厂房购进建筑材料一批,价值为160万元(含增值税),价款已通过银行转帐支付。
     购买房屋 18000000
     在建工程购买材料 1600000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19600000
     购建固定资产项目中,不包括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应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6.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股票等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7.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而支付的现金。企业购买债券的价款中含有债券利息的,以及溢价或折价购入的,均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反映。
     例如,企业购买某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总面值200万元,票面利率8%,该债券溢价发行,发行价为每百元102元。
     该例中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为204万元。
     8.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入与支出
     除上述各项投资活动以外,企业还会发生一些其他投资活动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这些收入和支出分别在“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和“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五)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所收到的现金。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募集股份,须委托金融企业进行公开发行,由金融企业直接支付的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费用,从发行股票取得的现金收入中扣除,以净额列示。
     例如,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开募集股份1000万股,每股1元,发行价每股1.1元,代理发行的证券公司为其支付的各种费用,共计15万元。
     发行总额(10000000×1.1) 11000000
     减:发行费用 150000
     发行股票取得的现金 10850000
     2.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收到的现金。本项目以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现金列示。委托金融企业发行债券所花费的费用,应与发行股票所花费的费用一样处理,即,发行债券取得的现金,应扣除代理发行公司代付的费用后的净额列示。
     例如,某企业为建设一新项目,批准发行2000万元的长期债券。该企业与一证券公司签署协议,委托该证券公司代理发行,发行手续费为发行总额的3.5%,宣传及印刷费由证券公司代为支付,并从发行总额中扣除。该企业至委托协议签署为止,已支付咨询费、公证费等0.58万元。证券公司按面值发行,价款全部收到,支付宣传及印刷费等各种费用11.42万元。按协议将发行款划至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帐户上。
     发行总额 20000000
     减:发行手续费(20000000×3.5%) 700000
     证券公司代付的各种费用 114200
     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 19855800
     本例中,已支付的咨询费、公证费等0.58万元,应在“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3.借款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包括:归还金融企业借款、偿付企业到期的债券等。
     本项目按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偿债金额填列。对于以非现金偿付的债务应在报表附注中说明。
     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在本项目反映,而列入“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
     5.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为发行股票、债券或向金融企业借款等筹资活动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咨询费、公证费、印刷费等。这里所说的现金支出是指资金到达企业之前发生的前期费用,不包括利息支出和股利支出。前述委托金融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而由金融企业代付的费用,应在筹资款项中抵扣,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上述发行债券所收到现金的举例中,支付的咨询费、公证费等5800元在本项目反映。
     6.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以及分配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例如,公司期初应付现金股利为21万元,本期宣布并发放现金股利50万元,期末应付现金股利12万元。
     本期宣布并发放的股利 500000
     加:本期支付的前期应付股利(210000-120000) 90000
     当期支付的现金股利 590000
     7.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不同用途的借款,其利息的开支渠道不一样,如在建工程、财务费用,但均应在本项目反映。
     8.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当期应付租金和前期应付未付而于本期支付的租金。
     例如,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添置一台设备,按合同规定,每半年支付一次租金,期末支付,总额为120万元,分10期付清。
     每期的租金=1200000÷10=120000元
     假如第二期的租金当期未付而于第二年年初支付,第二年的租金都于当期支付,则第二年支付的租金为360000元。
     9.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由于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如发生重大亏损短期内无力弥补或缩小经营规模等,企业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可依法减资。因缩小经营规模而由股东抽回资本所发生的现金支出,在本项目反映。
     10.与筹资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收入与支出
     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企业还会发生一些其他与筹资活动项目有关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这些收入和支出分别在“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和“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六)关于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
     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属于投资活动,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在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类别中“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或“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下反映。
     整体购买一个单位,其结算方式是多样的,如购买方全部以现金支付或一部分以现金支付而另一部分以实物清偿。同时,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是整体交易,子公司和其他营业单位除有固定资产和存货外,还可能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样,整体购买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就应以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金额反映。
     例如,企业购买子公司,出价150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转帐支付。该子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资产负债表
    
    
    
 

资产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现金及银行存款

存货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长期投资

其他资产

资产总额

150000

30000

300000

1500000

600000

50000

2600000

短期借款

应付帐款

长期应付款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

400000

500000

200000

1200000

200000

100000

2600000


    
     该子公司有15万元的现金及银行存款,没有现金等价物,企业的实际现金流出为:
     购买子公司出价 1500000
     减:子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150000
     购买子公司支付的现金 1350000
     本准则要求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以总额披露当期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下列内容:(1)购买(或处置)价格;(2)购买(或处置)价格中以现金清偿的部分;(3)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4)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按主要类别分类的非现金资产和负债。
     本例中,企业应作如下披露:
     购买子公司的基本情况:
     购买价格 1500000
     购买价格中以现金清偿的部分 1500000
     购买子公司所取得的现金 150000
     非现金资产:存货 300000
     固定资产原价 3000000
     减:累计折旧 1500000
     长期投资 600000
     其他资产 50000
     负债:短期借款 400000
     应付帐款 500000
     长期应付款 200000
     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时,可适当参照上述作法进行处理。
     (七)关于金融保险企业的现金流量
     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内容都与工商企业不同,从而直接影响现金流量的分类。例如,利息支出在工商企业应作为筹资活动,而在金融企业,利息支出是其经营活动的主要支出,应列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再如,银行等金融企业吸收的存款是其主要经营业务,应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因此,为了满足金融保险企业的特殊要求,对金融保险企业特有项目现金流量以及归类单独作了规定。金融企业可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及现金流量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归类。
     为此,本准则列举了金融企业中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1)对外发放的贷款和收回的贷款;
     (2)吸收的存款和支付的存款本金;
     (3)同业存款及存放同业款项;
     (4)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的资金;
     (5)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6)收回的已于前期核销的贷款;
     (7)经营证券业务的企业,买卖证券所收到或支出的现金;
     (8)融资租赁所收到的现金。
     保险企业与保险金、保险索赔、年金退款和其他保险利益条款有关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项目,应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八)关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关于现金流量以总额或净额反映
     现金流量一般应当以总额反映,从而全面揭示企业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但是,对于那些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以及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的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应当以净额列示。因为这些现金流量项目周转快,在企业停留的时间短,企业加以利用的余地比较小,净额更能说明其对企业支付能力、偿债能力的影响;反之,如果以总额反映,反而会对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产生误导。这些项目包括银行发放的短期贷款和吸收的活期储蓄存款等。还有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款项等,如证券公司代收的客户证券买卖交割费、印花税等;旅游公司代游客支付的房费、餐费、交通费、文娱费、行李托运费、门票费、票务费、签证费等费用。
     金融企业由于其存贷款业务的数额巨大,比较频繁,因而其下列项目应以净额列示:
     (1)短期贷款发放与收回;
     (2)活期存款的吸收与支付;
     (3)同业存款和存放同业款项的存取;
     (4)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资金;
     (5)经营证券业务的企业,证券的买入与卖出;
     (6)委托存款与委托贷款。
     2.关于汇率变化对现金的影响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企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成记帐本位币。本准则规定,折算外币现金流量时,应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均汇率;同时规定,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应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指企业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成记帐本位币时,所采用的是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均汇率,而现金流量表最后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是按期末汇率折算的。这两者的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例如,某企业当期出口商品一批,售价100万美元,收汇当日汇率为1:8.25,当期进口货物一批,价值50万元美元,结汇当日汇率为1:8.30,资产负债表日汇率为1:8.31。假如当期没有其他业务发生。
     本例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 1000000(美元)
     汇率变动 ×0.06(8.31-8.25)
     汇率变动对现金流入的影响额 60000(人民币)
     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 500000(美元)
     汇率变动 ×0.01(8.31-8.30)
     汇率变动对现金流出的影响额 5000(人民币)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55000
     报表中:
     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 8250000
     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 4150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100000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5500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155000
     报表附注中: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500000×8.31) 4155000
     银行存款的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155000
     从上例可看出,报表中的最后一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数额与报表附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数额相等,应当核对相符。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对当期发生的外币业务,也可不必逐笔计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可以通过报表附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数额与报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三项之和比较,其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3.特殊项目
     特殊项目是指那些特殊的、不经常发生的项目。如自然灾害损失、保险赔款等。
     特殊项目的现金流量,应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并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反映。
     4.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这两种方法通常也称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本准则规定采用直接法,同时要求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也就是用间接法来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5.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
     (1)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在直接法下,整个工作底稿纵向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其中又分为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两部分;第二段是利润表项目;第三段是现金流量表项目。工作底稿横向分为五栏,在资产负债表部分,第一栏是项目栏,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名称;第二栏是期初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初数;第三栏是调整分录的借方;第四栏是调整分录的贷方;第五栏是期末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初数。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部分,第一栏也是项目栏,用来填列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项目名称;第二栏空置不填;第四、第五栏分别是调整分录的借方和贷方;第五栏是本期数,利润表部分这一栏数字应和本期利润表数字核对相符,现金流量表部分这一栏的数字可直接用来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是: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分录大体有这样几类:第一类涉及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通过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费用转换为现金基础;第二类是涉及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筹资项目,反映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类是涉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和筹资项目,目的是将利润表中有关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入和费用列入到现金流量表投资、筹资现金流量中去。此外,还有一些调整分录并不涉及现金收支,只是为了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末期初变动。
     在调整分录中,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现金,而是分别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记表明现金流入,贷记表明现金流出;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应当等于期末数;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2)T形帐户法
     采用T形帐户法,就是以T形帐户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采用T形帐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分别开设T形帐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各该帐户;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帐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帐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形帐户,并进行核对,该帐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帐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6.关于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
     (1)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一定期间内影响资产或负债但不形成该期现金收支的所有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虽然不涉及现金收支,但对以后各期的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如融资租赁设备,记入“长期应付款”帐户,当期并不支付设备款及租金,但以后各期必须为此支付现金,从而在一定期间内形成了一项固定的现金支出。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业务主要有:以固定资产偿还债务、以对外投资偿还债务、以固定资产进行长期投资、以存货偿还债务、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等。
     (2)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正如前述,企业应在报表附注中,通过债权债务变动、存货变动、应计及递延项目、投资和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将净利润调节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在净利润基础上进行调整的主要项目包括:(1)计提的坏帐准备或转销的坏帐;(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摊销;(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6)财务费用;(7)投资损益;(8)递延税款;(9)存货;(10)经营性应收项目;(11)经营性应付项目;(12)增值税净额。
     调节公式是: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坏帐准备或转销的坏帐+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增值税增加净额(减:减少净额)+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
     公式中的增值税增加净额,是指本期收到的增值税款与支付的增值税款之间的差额。
     (3)现金流量净增加额
     本准则规定,应在报表附注中提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信息,这是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帐户以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比较得来的。
     很显然,“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项,应是指符合本准则“现金”定义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应当作为投资处理。
     附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现金流量表中最后一项“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存在勾稽关系,即金额相等。
     三、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
     (一)资料
     1.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19×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公司 19×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行次

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

金额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帐款

减:坏帐准备

应收帐款净额

预付帐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及递延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

资产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406300

15000

246000

-900

299100

100000

5000

2580000

100000

4751400

250000

1500000

400000

1100000

1500000

2600000

600000

200000

800000

8401400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未交税金

其他未交款

预提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

其中: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300000

200000

953800

50000

100000

10000

30000

6600

1000

100000

2651400

600000

3251400

5000000

150000

5150000

8401400


    
     2.该公司19×1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收到银行通知,用银行存款支付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100000元,增值税已于前期支付。
     (2)购入原材料一批,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150000元,以及购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25500元,款项已付,材料未到。
     (3)收到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00000元,计划成本95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4)用银行汇票支付采购材料价款,公司收到开户银行转来银行汇票多余款收帐通知,通知上填写的多余234元,购入材料及运费998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16966元,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该批原材料计划价格100000元。
     (5)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300000元(不含应收取的增值税),该批产品实际成本180000元,产品已发出,价款未收到。
     (6)公司将短期投资(全部为股票投资)15000元兑现,收到本金15000元,投资收益1500元,均存入银行。
     (7)购入不需安装的设备1台,价款85470元,支付的增值税14530元,支付包装费、运费1000元。价款及包装费、运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已交付使用。
     (8)购入工程物资一批,价款150000元(含已交纳的增值税),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9)工程应付工资200000元,应付职工福利费28000元,应付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00000元。
     (10)工程完工,计算应负担的长期借款利息150000元。该项借款本息未付。
     (11)一项工程完工,交付生产使用,已办理竣工手续,固定资产价值1400000元。
     (12)基本生产车间1台机床报废,原价200000元,已提折旧180000元,清理费用500元,残值收入800元,均通过银行存款收支。该项固定资产已清理完毕。
     (13)从银行借入3年期借款400000元,借款已入银行帐户,该项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14)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700000元,应收的增值税额119000元,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420000元,货款银行已收妥。
     (15)公司将要到期的一张面值为200000元的无息银行承兑汇票(不含增值税),连同解讫通知和进帐单交银行办理转帐。收到银行盖章退回的进帐单一联。款项银行已收妥。
     (16)收到股息30000元(该项投资为成本法核算,对方税率和本企业一致,均为33%),已存入银行。
     (17)公司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收到价款300000元,该设备原价4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该项设备已由购入单位运走。
     (18)归还短期借款本金250000元,利息12500元,已预提。
     (19)提取现金500000元,准备发放工资。
     (20)支付工资500000元,其中包括支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200000元。
     (21)分配应支付的职工工资300000元(不包括在建工程应负担的工资),其中生产人员工资275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5000元。
     (22)提取职工福利费42000元(不包括在建工程应负担的福利费28000元),其中生产工人福利费38500元,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1400元,行政管理部门福利费2100元。
     (23)提取应计入本期损益的借款利息共21500元,其中,短期借款利息11500元;长期借款利息共10000元。
     (24)基本生产领用原材料,计划成本700000元,领用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50000元,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25)结转领用原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
     (26)摊销无形资产60000元;摊销印花税1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已列入待摊费用)90000元。
     (27)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000元,其中计入制造费用80000元;管理费用20000元。
     (28)收到应收帐款51000元(不含增值税),存入银行,按应收帐款余额的3‰计提坏帐准备。
     (29)用银行存款支付产品展览费10000元。
     (30)计算并结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1282400元。没有期初在产品,本期生产的产品全部完工入库。
     (31)广告费10000元,巳用银行存款支付。
     (32)公司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一批,价款250000元,增值税额为42500元,收到292500元的商业承兑汇票1张,产品实际成本150000元。
     (33)公司将上述承兑汇票到银行办理贴现,贴现息为20000元。
     (34)提取现金50000元,准备支付退休费。
     (35)支付退休金50000元,未统筹。
     (36)公司本期产品销售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为2000元。
     (37)用银行存款交纳增值税100000元;教育费附加2000元。
     (38)结转本期产品销售成本750000元。
     (39)计算并结转应交所得税(税率为33%)102399元。
     (40)将各收支科目结转本年净利润237901元。
     (4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3790.10元,公益金11895.05元。
     (42)将利润分配各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本年利润。
     (43)偿还长期借款1000000元。
     (44)用银行存款交纳所得税97089元。
     根据上述资料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二)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和比较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1.根据前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应付票据——货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2)借:材料采购 1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3)借:原材料 95000
     材料成本差异 5000
     贷:材料采购 100000
     4)借:材料采购 99800
     银行存款 234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966
     贷:其他货币资金 117000
     借:原材料 100000
     贷:材料采购 99800
     材料成本差异 200
     5)借:应收帐款——货款 300000
     ——增值税 51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3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6)借:银行存款 16500
     贷:短期投资 15000
     投资收益 1500
     7)借:固定资产 101000
     贷:银行存款 101000
     8)借:在建工程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9)借:在建工程 328000
     贷:应付工资 200000
     应付福利费 28000
     应交税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00000
     10)借:在建工程 150000
     贷: 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150000
     11)借:固定资产 1400000
     贷:在建工程 1400000
     12)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累计折旧 1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借:银行存款 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
     借: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197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9700
     13)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长期借款 400000
     14)借:银行存款 819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7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9000
     15)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应收票据——货款 200000
     16)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
     17)借:固定资产清理 250000
     累计折旧 15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0
     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50000
     18)借:短期借款 250000
     预提费用 12500
     贷:银行存款 262500
     19)借:现金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20)借:应付工资 500000
     贷:现金 500000
     21)借:生产成本 275000
     制造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15000
     贷:应付工资 300000
     22)借:生产成本 38500
     制造费用 1400
     管理费用 2100
     贷:应付福利费 42000
     23)借:财务费用 21500
     贷:预提费用  11500
     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10000
     24)借:生产成本 700000
     贷:原材料 700000
     借:制造费用 50000
     贷:低值易耗品 50000
     25)当期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原材料应负担 700000×5%=35000
     低值易耗品应负担 50000×5%=2500
     借:生产成本 35000
     制造费用 25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7500
     26)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60000
     贷:无形资产 60000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10000
     制造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 90000
     贷:待摊费用 100000
     27)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80000
     管理费用——折旧费 2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28)借:银行存款 51000
     贷:应收帐款——货款 51000
     借: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900
     贷:坏帐准备 900
     29)借:产品销售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30)借:生产成本 233900
     贷:制造费用 233900
     借:产成品 1282400
     贷:生产成本 1282400
     31)借:产品销售费用——广告费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32)借:应收票据——货款 250000
     ——增值税 425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2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
     33)借:财务费用 20000
     银行存款 272500
     贷:应收票据——货款 250000
     ——增值税 42500
     34)借:现金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35)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50000
     贷:现金 50000
     36)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2000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2000
     37)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0000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2000
     贷:银行存款 102000
     38)借:产品销售成本 750000
     贷: 产成品 750000
     39)借:产品销售收入 1250000
     营业外收入 50000
     投资收益 31500
     贷:本年利润 1331500
     借:本年利润 991200
     贷:产品销售成本 750000
     产品销售费用 20000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2000
     管理费用 158000
     财务费用 41500
     营业外支出 19700
     40)本年应交所得税=(340300——30000)×33%=102399元
     借:所得税 102399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02399
     借:本年利润 102399
     贷:所得税 102399
     41)本年应提法定盈余公积=237901×10%=23790.10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23790.1
     贷: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 23790.1
     本年应提公益金=237901×5%=11895.05
     借:利润分配——提取公益金 11895.05
     贷:盈余公积——公益金 11895.05
     42)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5685.15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23790.10
     利润分配——提取公益金 11895.05
     借:本年利润 237901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7901
     43)借:长期借款 1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44)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7089
     贷:银行存款 97089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公司 19×1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帐款

减:坏帐准备

应收帐款净额

预付帐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待摊费用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及递延资产: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

1

2

3

4

5

6

8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06300

15000

246000

300000

-900

299100

100000

5000

2580000

100000

4751400

250000

1500000

400000

1100000

1500000

2600000

600000

200000

800000

820745

46000

600000

-1800

598200

100000

5000

2574700

4144645

250000

2401000

170000

2231000

728000

2959000

540000

200000

740000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未交税金

其他未交款

预提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

其中:公益金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00000

200000

953800

50000

100000

10000

30000

6600

1000

1000000

2651400

600000

5000000

150000

5150000

50000

100000

953800

50000

100000

80000

205344

6600

1545744

1160000

5000000

185685.15

11895.05

202215.85

5387901

资产合计

21

8401400

8093645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39

 

8093645


    
    利润表
    编报单位:××公司 19×年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本年累计数

一、产品销售收入

减: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二、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营业利润

减: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50000

750000

20000

2000

478000

158000

41500

278500

31500

50000

19700

340300

102399

237901


 

 
[ 法规适用-法律级次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