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财税焦点 » 正文
资讯

贾康谈赤字创新高:还在安全区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6  来源:凤凰财经  浏览次数:837
核心提示:3月5日,《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开始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创造了建国后财政赤字的历史高点。
        3月5日,《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开始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报告显示,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创造了建国后财政赤字的历史高点。

赤字率在安全区内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对凤凰财经表示,财政赤字的总量虽然创历史新高,但是和GDP相比,赤字率还在可控之内。

贾康表示按照1.2万亿的赤字总量,2013年的财政赤字率约为2%,较上一年增长0.5个百分点,但是还低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3%的水平,所以赤字率并没有达到新高,债务风险可控。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2013年财政赤字的猛增呢?贾康认为有两大因素。

首先是因为更加突出结构性减税,造成财政收入减少,形成了入不敷出的缺口,需要填补这个缺口的就是赤字。

”今年营改增的减税量在千亿元以上,接近2000亿元”贾康表示。

另外一个原因是在货币政策趋于稳健的同时,财政政策要延续扩张性,而赤字是财政扩张的标志。

贾康认为扩大的支出侧重于增加改善民生的、带有刚性特点的支出。而这些支出的数额抬起来以后,不仅不能降低,还要继续往上抬高,包括从教育到医疗到住房,养老和社会保障等等。

“这些都需要财政给予支持,这样两个因素考虑到一起,有关部门就考虑这种赤字的安排,致使赤字总量明显的上了台阶。”贾康表示。

他同时认为赤字只是一种风险可控的调节工具,不能说是赤字就是坏事。

地方债增加是制度进步

另据报告显示,2013年安排地方债为3500亿元,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贾康认为地方债的增加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的促进地方财政的阳光化。

“把阳光制度的地方债融资发展起来以后,置换替代融资平台上的这种隐性负债,这是一种制度优化,”他认为这种制度优化有利于大家认识到地方债的发展如何规避风险,怎么样控制他的风险因素。

由于内地地方政府无权发行债券融资,造成很多地方政府设立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贷款,为金融业的风险埋下隐患。贾康认为透明地方债取代隐形的融资平台负责,是一种制度上的进步。

他同时建议要将地方债纳入预算程序有全套完整流程的监督机制,还要吸纳公众意愿,使得资金应用的更加合理。(李磊/文) 

 
关键词: 贾康 两会 财政赤字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