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
其实,这个题目应该是“哪些地方官员该反思习近平总书记的——‘官衙’堂皇富丽看着不舒服?”或者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官衙’堂皇富丽看着不舒服”是说给谁听的?但是,太臃肿了。只好压缩处理。
说实在的,现在有些地方官员的办公大楼赛似皇宫。地面铺设的全部是名贵的大理石和花岗岩,走过去,透亮的能找人迎来。而且包括贵族一样的办公场所周围,都经过了特有的精心设计和美化与亮化装点。就像那些贵族家庭的后花园。他们的办公环境,可以说是达到了生态文明程度。而且,还要比自然中的生态环境胜过一筹。有的,竟然具有巧夺天工之美,独具山水园林之秀丽风光。实际上,这也是某些地方主政官员为了减轻众人对自己发出更多质疑之声,所采取的集体攻防战略措施。也就是说,让大家都生活在富贵生活与工作环境之中,来个集体腐败大聚会。用极其奢华的方式去堵住众人的嘴巴。也就是说,要假借这种卑鄙方式,不让他人“说三道四”。
据新京报2013年7月24日报道,据新京报2013年7月24日报道,23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在谈到对这次考察点的印象时说,“武汉市民之家”很恢宏、很宽敞。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搞得好一点,我看着心里舒服。如果是“官衙”搞得堂皇富丽,我看着不舒服。总书记通过对比,一针见血地痛批了官场上的奢侈与奢靡之风。何止是看着不舒服,简直就是心存愤恨。这些大讲排场的奢侈场面,在全国各地绝不是极少数。
其实,形成奢侈与奢靡办公场所如皇宫的另一种官方理由是“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和改革开放”。听听,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好像没有富丽堂皇,外国资本就不会来中国投资兴办企业,中国的市场再大,也会因为办公楼破旧投资商不愿登门拜访。实际上真是如此吗?非也!大多数外商都认为我们的招待太大方和太奢侈。即便是配一个外宾进餐,也要凑够一桌子的陪客。究其原因,是因为所花费用不是自己兜里的钱。所以,很少有人心疼公家的钱。
说白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缺少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缺少依法行政、奖罚分明的具体执行力。
楼堂馆所是怎么修建起来的?是因为我们的审批环节,缺少公开透明的阳光普照;是因为,我们的监管形同虚设,缺乏负有法律意义上的责任追究制度,更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执行力。
对“官衙”堂皇富丽,总书记看着不舒服。其实,我们大家看着都不舒服。因此,这就能上下一心,产生反腐败的无限动力。只要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只要有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的政策,只要广大党员和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地引向深入,就能通过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依法强有力地治理腐败恶习,就能依法依规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就能依法依规把权力,特别是那些拥有绝对决策权力的领导干部权力,真正关进笼子里。
领导干部是不是走群众路线,是不是真正联系群众,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时说,这两天看了不少东西,接了地气,颇有收获。转变作风就是要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接接地气很好。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同理,官员们的办公场所是不是楼堂馆所,可以让最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走进去参观一下,让他们在空掉房子里享受一小时,便会有答案。
落实党中央的八项规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彻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倡导和弘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真正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以及奢侈与奢靡之风的腐败诱惑和各种形形色色的糖衣炮弹袭击,才能不违反中央禁令,巧立名目新建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才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在每个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中。【责任编辑:浅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