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集团总部的人事变动潮,层层向外辐射,波及中国。
2012年12月21日,玛雅预言中的末世,超过800位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即主营家电、IT和手机业务的三星电子)的管理者聚集北京九龙湖山庄,在回顾展望中国区业务的同时,亦发布了中国区最新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三星电子中国划分的五个区域——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和华南大区,其中有三个大区更换了大区总经理。
与集团一样,对三星电子而言,变动是常态。2012年1月初,原三星电子液晶面板事业部社长张元基转任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成为中国三星在最近三年内的第三位总裁,力主液晶面板、芯片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在华投资。此前,张元基担任三星电子LCD代表理事 CEO。而其前任姜皓文则被调回韩国总部接任三星电子副会长。
李大明是三星电子的一位中国员工,他并不关心最新的人事变动和背后隐喻的权力更迭,只关心刚刚由上司那里获悉的2013年业绩指标。“明年中国区的整体目标是240亿美元,手机要拿下160亿!”李大明觉得“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
这意味着三星电子在中国区要实现超过40%的同比增长,如日中天的手机业务需要同比增长近60%。李大明有些怀疑自己所在的三星手机业务部门能否再造辉煌。凭借Galaxy系列的明星产品效应和充足的市场推广资源,三星电子一举扭转2009年手机业务亏损的状态,自2010年起手机业务不断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基于业绩的快速增长,三星电子2011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招聘新员工,充实各岗位,以便实现更快的增长。但李大明发现新人并未带来新气象,反倒逐渐浮现人浮于事与互相推诿的责任真空现象。而且空降人员的差异化薪酬待遇,使得老员工开始不满于这家韩国公司长期设置的职级架构和内部薪酬的有机增长方案。
为继承人开路
李健熙开口时,几乎没有一个人敢说“不”。
人事的更替和权力架构的调整,往往在事后被佐证为一段成功或者失败的根源。李大明所关注到的变动对于三星集团,这家亚洲最显赫的财阀集团,还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变化。对这家公司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董事长李健熙的接班设计则被视为影响三星竞争力的最敏感问题。
李健熙向来喜欢未雨绸缪。已年届七旬的李健熙在2012年12月5日提拔了自己的独子李在镕为三星电子副总裁,为未来家族企业的继承权铺路。距离2010年李在镕被晋升为三星电子总经理,仅时隔2年。李在镕生于1968年,曾在日本庆应大学攻读MBA,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李在镕被任命为三星电子副社长,次年升为社长兼首席运营官。
成立于1938年的三星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财阀集团,涉足电子、机械、化工和金融等多个领域,其影响力几可敌国。2012年三星集团的总销售额达2457亿美元,为韩国创造了约20%的GDP产值,仅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电子一家上市公司,已跃居全球科技公司的营收之首。目前三星旗下有23 家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业务涉及电子、金融、贸易、化工等诸多领域。
与此同时,它又是一家典型的世袭制家族企业,其家族成员在高层管理人员中的比例超过10%,并通过内部交叉持股,使家族成员掌握着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其实李在镕的升迁早有端倪。2012年6月7日,原三星电子副总裁崔志成就被任命为三星集团二把手——未来战略室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对本刊记者表示,崔志成是接班人李在镕的导师与协助接班过渡的职业经理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家族成员继承董事长是肯定的,当李在镕成熟之后,崔志成如何与李在镕合作,则是另一个话题。
在决策机制上,三星采取“铁三角”的模式,李健熙就是这个三角的顶端,拥有中央集权制的强大权力。李健熙开口时,几乎无人敢说一个“不”字。鉴于李健熙依然牢牢控制着三星的一举一动,李在镕还没有充分的空间和机会去施展能力。即便如此,他10年前的惨败经历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2000年李在镕刚回到韩国,在三个月里创立了e三星等14家互联网企业,并作为大股东开展互联网业务。但一年以后,随着风险投资泡沫破灭,这些互联网企业迅速走向衰落。最后由三星旗下的第一企划和三星SDI等8家公司购买了李在镕持有的互联网公司股份,才挽回了他的经济和声誉的双重损失。
创业难守业更难,富三代李在镕未来表现如何还是未知数。
2012年12月5日,就在李在镕被晋升为三星电子副总裁的当天,也传来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消息。三星展开总经理级别的人事调整,更替对象主要是业绩低迷的金融部门和制造部门总经理。三星集团旗下的30多家主要公司中,约20%的掌门人将被换掉, 其职位可能被未来战略室和三星电子出身的人士取代。
三星集团内部实行集权制管理,一方面决策高效、执行迅速,尤其适合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电子行业。当竞争对手还在反复商讨、举棋不定时,李健熙只要听取几位工程师的意见就可以果断拍板。三星电子半导体业务单元总裁李润雨曾说:“三星之所以在低迷时还能大举投资,就是因为财阀的集权制。”通过这样的“反周期投资”,三星先后拿下了DRAM内存、液晶面板等产品的市场份额,成就了三星电子近年以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著称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集权制也带来了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在李健熙权威的光环下,三星员工要如同“臣民”一般向“国王”效忠。
2004年,三星生命在接受金融监督员的调查时,有员工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擅自删除了6万多份电子文件。2005年,在公平交易委员会调查石油化工行业价格勾结案件时,三星道达尔的一个员工突然抢走材料逃跑,并在同事们的掩护下销毁了证据。《当索尼遇到三星》一书描述:“三星还毫不掩饰地鼓励这种忠诚和自我牺牲。”
这种企业文化影响也到海外公司。2010年,李健熙出席在中国广州举办的亚运会,并需要在广州小住几日。中国三星的员工得知消息后,马上成立了“总裁接待小组”,人仰马翻地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包括研究李健熙一家爱吃什么、爱玩什么。为此,有员工专职在广州数百家餐厅“试菜”,以备他们董事长临时兴起的询问;为了保障李健熙住宿舒适度和安全,他们提前包下酒店房间并进行相关装修改造,从酒店到各个餐厅的交通图更是来回规划,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终当李健熙下榻酒店后,他的选择是一应饮食只在酒店解决。
为继承人开路
李健熙开口时,几乎没有一个人敢说“不”。
人事的更替和权力架构的调整,往往在事后被佐证为一段成功或者失败的根源。李大明所关注到的变动对于三星集团,这家亚洲最显赫的财阀集团,还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变化。对这家公司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董事长李健熙的接班设计则被视为影响三星竞争力的最敏感问题。
李健熙向来喜欢未雨绸缪。已年届七旬的李健熙在2012年12月5日提拔了自己的独子李在镕为三星电子副总裁,为未来家族企业的继承权铺路。距离2010年李在镕被晋升为三星电子总经理,仅时隔2年。李在镕生于1968年,曾在日本庆应大学攻读MBA,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李在镕被任命为三星电子副社长,次年升为社长兼首席运营官。
成立于1938年的三星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财阀集团,涉足电子、机械、化工和金融等多个领域,其影响力几可敌国。2012年三星集团的总销售额达2457亿美元,为韩国创造了约20%的GDP产值,仅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电子一家上市公司,已跃居全球科技公司的营收之首。目前三星旗下有23 家企业在中国进行投资,业务涉及电子、金融、贸易、化工等诸多领域。
与此同时,它又是一家典型的世袭制家族企业,其家族成员在高层管理人员中的比例超过10%,并通过内部交叉持股,使家族成员掌握着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其实李在镕的升迁早有端倪。2012年6月7日,原三星电子副总裁崔志成就被任命为三星集团二把手——未来战略室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对本刊记者表示,崔志成是接班人李在镕的导师与协助接班过渡的职业经理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家族成员继承董事长是肯定的,当李在镕成熟之后,崔志成如何与李在镕合作,则是另一个话题。
在决策机制上,三星采取“铁三角”的模式,李健熙就是这个三角的顶端,拥有中央集权制的强大权力。李健熙开口时,几乎无人敢说一个“不”字。鉴于李健熙依然牢牢控制着三星的一举一动,李在镕还没有充分的空间和机会去施展能力。即便如此,他10年前的惨败经历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2000年李在镕刚回到韩国,在三个月里创立了e三星等14家互联网企业,并作为大股东开展互联网业务。但一年以后,随着风险投资泡沫破灭,这些互联网企业迅速走向衰落。最后由三星旗下的第一企划和三星SDI等8家公司购买了李在镕持有的互联网公司股份,才挽回了他的经济和声誉的双重损失。
创业难守业更难,富三代李在镕未来表现如何还是未知数。
2012年12月5日,就在李在镕被晋升为三星电子副总裁的当天,也传来一系列的人事变动消息。三星展开总经理级别的人事调整,更替对象主要是业绩低迷的金融部门和制造部门总经理。三星集团旗下的30多家主要公司中,约20%的掌门人将被换掉, 其职位可能被未来战略室和三星电子出身的人士取代。
三星集团内部实行集权制管理,一方面决策高效、执行迅速,尤其适合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电子行业。当竞争对手还在反复商讨、举棋不定时,李健熙只要听取几位工程师的意见就可以果断拍板。三星电子半导体业务单元总裁李润雨曾说:“三星之所以在低迷时还能大举投资,就是因为财阀的集权制。”通过这样的“反周期投资”,三星先后拿下了DRAM内存、液晶面板等产品的市场份额,成就了三星电子近年以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著称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集权制也带来了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在李健熙权威的光环下,三星员工要如同“臣民”一般向“国王”效忠。
2004年,三星生命在接受金融监督员的调查时,有员工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擅自删除了6万多份电子文件。2005年,在公平交易委员会调查石油化工行业价格勾结案件时,三星道达尔的一个员工突然抢走材料逃跑,并在同事们的掩护下销毁了证据。《当索尼遇到三星》一书描述:“三星还毫不掩饰地鼓励这种忠诚和自我牺牲。”
这种企业文化影响也到海外公司。2010年,李健熙出席在中国广州举办的亚运会,并需要在广州小住几日。中国三星的员工得知消息后,马上成立了“总裁接待小组”,人仰马翻地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包括研究李健熙一家爱吃什么、爱玩什么。为此,有员工专职在广州数百家餐厅“试菜”,以备他们董事长临时兴起的询问;为了保障李健熙住宿舒适度和安全,他们提前包下酒店房间并进行相关装修改造,从酒店到各个餐厅的交通图更是来回规划,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终当李健熙下榻酒店后,他的选择是一应饮食只在酒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