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税社区 » 正文
资讯

解读一个造假账的故事幕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2  浏览次数:850
第三,上市的核心就是财务,财务的核心就是报表。如何把报表做得水灵完美,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做得水灵了,才有人往里扔钱;可又要不出或者少出破绽,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审计公司是五大里面最著名的安达信,他们有一套完整的审计办法,把数据往里一输,计算机就告诉你那里合理,哪里不合理。
  我刚上任,就遇到这样一件事:正好到了月中,投资人要报表,结果财务拿出报表来一看——贷款!贷款有什么?哪个公司不贷款?对,就是这样。哪个公司都能贷款,唯独我们公司不能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公司太好了,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帐上的存款多得不得了。你帐上有钱还贷款,吃饱了撑的还是疯了?所以在历年的帐上基本上没有贷款。怎么办呢,拖一下重新改过?不行。投资人要的是上个月和上上个月的报表,他们知道中国的情况,不能马上拿出报表会令他们怀疑。而且投资人前些日子已经要过一次报表,上次以财务软件出了问题为由搪塞过去,这次要是还这么说,那人家该说了:你们软件一坏就是将近一个月,还干不干事了?改报表需要时间,重新调整凭证,何况出来平不平还两说呢。经过讨论,权衡利弊,最后总监拍板,好不容易出了两张这么平的表,就这么报。当然需要一个好的理由来解释,就是说,银行为了增加贷款余额,死乞白赖地要求我们贷了三五百万。这又是蒙老外,我光听说银行到了月底、年底到处拉存款,增加存款余额的,没听说要找贷款余额的。

  终于把这个月的报表对付过去了,给新上任的总监助理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松了一口气,哪知道噩梦从此才刚刚开始,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大概只有一个月顺利地出了报表。

  说到这里,我要把基本情况说一下。公司的账目有两种,一种是给国内税务局看的;一种是给投资人看的,就是要经过五大审计,用于上市的账目。两种账目有关联性,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增删而来的。首先是删。删什么?一是不合理的,像刚才说的贷款,短期和长期借款都是不合理的。二是关联交易。比如说,到了月底A分公司一盘算,本月销项税比进项税多了八万,这就意味着增值税需要交八万。怎么办,打电话,找采购部门,我要A公司的什么类型产品的票。财务说话谁敢不听,立马就打电话找供应商。供应上一听采购部门要票,立马就他们公司的财务部门要票。这是预开票,就是没拿到东西就先开票。等将来发了货您再慢慢要钱吧。可老这么干,有时供应商们开不出那么多票,只好就从手里的一大堆公司里拎出来一个开一张票过来用于抵扣。为了干干净净地上市,这些关联交易必须删除。
  至于补呢,就需要补一大堆相关的凭证,销售的、成本的。比如说上文提到的贷款问题,马上就要补相关的贷款协议,修改银行对账单。然后下个月还要惦记着点,然后找个机会给还掉。我们的软件是选用台湾的XX软件,属于巨难用的。说到难用,我到了也没明白是软件水土不服还是我们操作的问题。我往往听到财务人员抱怨这个软件的种种问题,说国内软件用友、金碟如何如何好。我奇怪地问,干吗不选国产软件?回答是用友金碟都不好使,说他们不好使是因为不符合我们的使法,台湾的这个软件是唯一能够满足我们特殊功能的软件。

  最有用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可以拷贝帐套,就是把一个公司的帐整个重新复制一遍到另一个公司的帐里面去,这就免去了用于假账重新录入之苦.二是在结账之后还可以增删凭证,并且对凭证进行重新排序.比如说我删掉了1、9、13号三张凭证,增加了另外六张,我可以把数据库压缩一下,这样原来的二号凭证变成了一号,十号变成了八号等等,增加的六张也可以插进去。这样根本就看不出来增删的痕迹。
  假账怎么做?要我说太容易了。相关的数据早已经准备好,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只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点点的技巧,和……冒一点点的风险。收入很好做。我们全国都有代理商。每个代理通过汇款的方式打款作为我们的销售收入。操作层面:一、做假汇票,填写存款单,盖银行收讫章。二是需要相应制作调整银行对账单;三是开具销售发票,当然我们只需要存根和记账联,真正的发票永远到不了他的抬头单位的。这些都不是难解决。

  成本方面。间接成本基本上采用原有账目的凭证,比如房租水电工资差旅等等。直接成本一部分采用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票,而最大的却是用普通发票,由一个大供应商供应绝大部分原材料。但是这样带来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此金额巨大的交易是用普通发票,而平时我们是拼命划拉增值票,就连几十块钱也要增值票,这形成巨大的反差。给人的印象是要么作假,要么对方公司逃税。不过要骗的对象是外国人,审计公司也全是一帮没有经验没有头脑的年轻本科硕士生,还可以蒙过去。要说为什么不用增值票,我想一是成本过高,增值票要买,一本好几十万,而一本普通发票不过几百块钱;二是不安全。所有的开假增值票的几乎都要被查到。为什么呢?你想,他做不是做一本两本;卖不是一个两个客户,如此大面积地撒网,只要一个环节出了事,其他的就永远跑不了。所以出事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这可是杀头的事,谁肯干?就是总监肯干,老板还未必敢冒险。
  为了支持这些假账,我们还要需要补充大量的文件。就拿原材料来说吧,要补充检验单、入库单、领料单、出库单,作相应的帐目,还要输入电脑,多大的工作量!当然往往是驴唇不对马嘴,我们票上开的是三极管,他们编的是电位器。不过这已经不容易了,有个东西总比没有强。你看这就是我要接手的烂摊子。原来有一个投资部专门负责上市方面的事宜,那时比较有条理,毕竟是自己全管,不用怎么沟通。但是也有问题,一是前面说的压力大;二是知道得太全面,比较危险。老板就曾经托人转告已经离职的前任投资部经理,让她闭上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三是工作量太大,容易出错。比如说有个笑话。我们有个最早的供应商把我们告上法院,什么事?当然是欠款呗。于是法律部就准备资料应诉。当时我们的程序是这样的:供应商到货后,由物管部门出具六联单,交供应商其中一页。结款时,原单收回,和财务底单、附支票票根一起结账。于是原投资部就依葫芦画瓢,编了许多这样的单子。前面说过,真假两套帐是共享一部分凭证的。税务局来查,换成真帐;审计公司来查,就把需要的凭证揭开,只要发票,然后换上假账的凭证。为什么不能用同一凭证凭条?那是因为在真假帐中凭证的编号是不同的,有时真凭证号到了三百多,而假凭证一共不到二百。事务所有时一呆就是一两个月,反正他们是按小时收钱的。这还不算狠的呢,在新加坡有个上市律师告诉我他的收费是每小时八百美金,计算时间从一坐上飞机直到飞回新加坡为止。扯远了。事务所呆一两个月,时不时到财务串个门,或者要某某号凭证。要说现在熟人好办事呢,来不及准备就告诉她们没看我这里正忙着吗,去去去,待会儿再说。这一呆会儿,也许就是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永远。不好的地方在于这些小姑娘熟了,进门就大咧咧地一坐,抓起电脑就看,我每次看到都提心吊胆地,要知道真假帐都在一起呢,赶紧使眼色让下面人想辙。又扯远了。审计公司一看就是俩月,可税务局也不闲着,有时赶到一块了,一会儿准备真的,一会儿又准备假的,倒来倒去,结果————对了,真的假的混到一块儿去了。话说法务部职员翻到着张凭证,如获至宝,因为如此一来,我们不但不欠他的钱,她反而还欠我们的呢。法务部经理拿着这张凭证,左看右看不对劲。要知道他是从会计部经理调任的。不对呀,这个供应商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大的业务量呢?在一看笔迹,算了吧,这是投资部人写的,假的。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