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层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ERP上线运行中国财务。前面说了,为了逃税,给A公司的钢材,票却要开成B公司电子元器件;本来是电脑打印机却开成了编程控制器,固定资产变成原材料了。你说我想什么办法才能知道真实的成本和利润呐?
在公司里,除了正常的业务之外,还要考虑假账,应付各方面的要求,最头疼的就是报表了。每个月先要出正常的财务报表,其要点是增值税要交,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对公司的资金造成压力,太少了税务局不好办。但是所得税肯定没有,这个公司从成立以来就是不断亏损着,不断地壮大着。然后是假报表,要点如前文所述。然后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报表。比如说开发区报表,其要点是一定不能亏损,销售额稳中有增,固定资产连年递增。当然这个增长的基数是和以前相关的,和现在无关。还有一个就是银行贷款的报表。无论是新增贷款还是旧贷展期,都需要报表。其特点是一要有利润,不挣钱的事可没人给你贷款,尤其是以流资短贷为甚;二是销售额要差不多,尤其是开户行,因为银行对收入状况掌握的八九不离十。还有的报表就是统计报表。本来这些东西并不难,又不需要做相关的支持文件,只要保证连贯性合理性就可以了,可是需要以前的报表作参考,这些东西都掌握在财务总监那里,她把这些东西当成她私人的东西,或者用来显示她的重要性的东西,每次我找她都要拿捏半天。后来我一看,你不是这样吗,我忽悠你一把算了。我于是真诚地说:“某总,你看这些报表都很重要,又需要连贯性和通盘考虑,您的经验和见识都比我强多了,您看是不是这些您代管着,省得我不知道考虑不周出了问题对公司不好。”结果她真的就接过去了,以后每次都是我名正言顺地催她赶快弄。如果不是耽误了事情我也要承担责任,我连催都不催她。
楼下不二兄说税务局和开发区联网之后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第一,两种报表性质不同,一个是统计报表,一个是财务报表,统计口径不尽相同;第二,即使联网了,各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去捅破。因为不出事成绩是自己的,出了事最多是一个失察之过而已。正如毛瑟兄说的统计报表拼命吹,税务报表要做少,都是明白人。不过最难过的恐怕就是以后银行和税务联网,这样的话就需要小心一些,或者是增加很多作假的成本,因为至少要把税务报表改成赢利,需要交纳所得税。
还有人大概要问,你们这么作假,难道没有人能审计出来吗?要我说,我们的作假水平属于原始阶段,漏洞百出。原因是一则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划,二则相关人员得过且过,极其缺乏责任心,因此有很多东西,别说专业审计人员,就是我这个二把刀也明白有问题,为什么查不出来?喜喜说,什么东西也瞒不过审计人员。我说,这话的分两说。首先,针对税务方面,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说,所有的漏洞疑点都瞒不过这些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在我所经历的查账中,往往是审计人员先翻翻账,然后要凭证,指出问题所在,基本上都是一针见血。有时会很明白地要求调整,以后注意。随后吃顿饭,拿包烟走人。如果这些人作为独立审计人员来说,任何假账都会被翻得底掉。为什么他们不说呢?我想一是因为中国不作假的公司可能没有。司空见惯了;二是每家大公司都有点背景,如果做得过分,从企业到领导都不干,力保不出事,弄不好自己的饭碗还被敲掉。
至于五大,我只见过一大,不好说其他家怎么样,就只说审计我们这家的最早倒下的著名事务所吧。我们公司的项目是由合伙人承接,一个小组长负责,带领七八个人。小组长二十六七岁,小胖子;组员都是来公司两三年的本科研究生之类的,肥胖程度基本上与司龄成正比。为什么呢?有一次聊天,说起来他们的肥胖症原来是职业病,因为他们生活无规律,忙起来经常通宵达旦,只能靠零食熬夜,因此落下了病。五大的人不是不想认真查,而是查不出来。这是真的。有一次,那个小组长和我们公司一个财务人员说是否可以把她的男朋友介绍进来,因为我们公司这么好,工资又高。那人向我汇报后,我心里话,你要不说有关系还好,就凭是你男朋友,一辈子他也进不来。有一次向老板汇报工作时,顺嘴把这说出来了。老板说,下次要是她和你说,你就让他送个简历,说我们公司所有都要走程序。事务所有两大弊端:第一,所有人员都是从各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选拔,各专业都有,培训后按照程序审计。虽然他们都是人尖子,最大的毛病就是经验的极端匮乏,主要是社会经验。有些问题,不需要什么太多的凭证支持,只要综合地分析一下,问题就非常明显。第二,这个事务所人员流动性太大。很多人都是吃青春饭的,靠着年轻,拼命干两年,增加点从业经验和个人资金,过几年,如果爬不上去,就会被新人取代。在我接触的这些人中,组员们几乎个个都要出国;组长升迁无望,犹豫不决;主管晋升合伙人希望不大,也在找出路。所以,审不出来也不奇怪。
国外事务所作的是综合审计,也就是不是简单地出一份财务报表,说你公司这一年挣了多少多少钱就行了,而还要对整体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不仅仅要看凭证,还需要看每月市场分析报告、产品报价单等等,还要和他们感兴趣的部门人员进行谈话,当然相关人员谈话之前无论职位高低一律需要经过培训。当初我在别的部门被审计人员找来谈话经过别人的培训,现在需要培训别人了。
有时,投资者和审计事务所需要走访市场和代理商,这时候就需要和销售部协调,努力做好代理商和样板客户的工作,绝对不出现漏洞。其实戳穿骗局很简单,参加一场招标会就行了,看看报价单和他们手里的价格相差十倍以上,该是多么有趣呀。
事务所在审计年报时需要函证。比如说,截止到年底代理商还欠本公司多少钱,银行帐上有多少存款,都要发函到相关单位询证,由相关单位盖章确认。听起来挺恐怖的,实际上所有的询证函并不是事务所自己发函,而是交给被审计单位,由被审计人交回。这太好办了,在财务总监的保险柜里,有着几十个公章,这些函件基本上不用出门就会被盖上章,然后躺上半个月一个月,就会陆陆续续地露面了。当然有些铁杆代理商可以在上面盖个真的,不过对等地出另一封函就是了。
只有一次最危险,那时我已经离开这家公司了。那一次审计,不知为什么,事务所方面不肯把银行存款询证函交给我们公司,那个小组长非要随着一起到银行,在银行的询证函上面盖章。于是总监和我的继任者带着她一起到银行。到了主任办公室门口,总监说还有别的事要谈,让她在外面等。她在门口可以通过玻璃门看到里面的一举一动,我们公司的人进去了。进去之后,总监拿了一个别的文件让主任盖章,然后又借机只走主任,利用背对门口的机会手疾眼快地从口袋里掏出假公章在询证函上盖了章。回到办公室后,总监说身上全是汗,几乎虚脱了。
说一下我们公司的情况。公司早期就如无数个小公司一样,靠倒为生,如四通打印机之类的,只不过不再中关村里罢了。翻身是缘起于老板认准了一项新技术,具体是什么我就不说了,因为这个行业实在太小了,好事者一下就知道我说的是谁了。要说老板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他这坚忍不拔的毅力,认准了就做到底的作风。于是他就努力拱着,加上当时改革开放已见成效,开拓市场所需的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极其有效,于是就成了行业的带头人。
解读一个造假账的故事幕后


上一篇:财务总监需要具备哪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