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财税焦点 » 正文
资讯

邮储涉百亿地下同业拆借 利率低至0.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4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数:505
核心提示:据业内人士透露,邮储银行涉嫌上百亿元的“地下”同业拆借业务,拆借利率最低0.8%,远低于市场利率。邮储银行由于历史沿革问题,长期只存不贷,形成现金流异常充沛的现象。业内人士透露,邮储对同业利率要求非常低,可以由接受方定,0.8%以上都可以接受。

据业内人士透露,邮储银行涉嫌上百亿元的“地下”同业拆借业务,拆借利率最低0.8%,远低于市场利率。邮储银行由于历史沿革问题,长期只存不贷,形成现金流异常充沛的现象。业内人士透露,邮储对同业利率要求非常低,可以由接受方定,0.8%以上都可以接受。

由邮政控制的3.8万个网点将全部移交邮储银行全权掌控,这一任务已筹备一两年,将于2013年内完成。

2013年初,邮储银行建立了6年的神秘堡垒被冲出一道裂口。

总行行长陶礼明被捕一案,让邮储银行内部噤若寒蝉。事态进展,相关负责人一致保持缄默。然而,邮储银行不可能再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土里。更多的问题正在显露。

这场金融地震中,涉案的还有邮储银行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处长陈红平,以及中国邮政集团党群部主任张志春,他们共同把邮储银行的业务运营硬伤以及集团管理弊端推上风口浪尖。

据业内人士透露,邮储银行涉嫌上百亿元的“地下”同业拆借业务,拆借利率最低0.8%,远低于市场利率。而邮储银行引以为豪的小额贷款渐入瓶颈,邮储银行广东某分行信贷业务部扣发工资已持续近一年。

打开近几年的历史图景,邮储银行扮演集团体系内47个兄弟企业的供养者角色。2011年,邮储银行净利润231.2亿元,整个中邮集团这一数据仅为209.36亿元。在这背后,邮储银行与受宠“胞兄”中国邮政抢食存款,屡现违规内部罚款事件。

据邮储银行内部人士透露,银监会已有规定,邮政集团遍布中国大小城镇的3.8万个经营网点,将在2013年之内,归属权全部划拨给邮储银行。一场内部博弈正在升温。

涉嫌上百亿“地下”同业拆借,利率任开备受关注的陶礼明案已落下帷幕。新的故事从未停止上演。

2012年6月11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告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群部主任张志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陶礼明、邮储银行资金营运部金融同业处处长陈红平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据悉,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在湖南高速50亿元的贷款中,因涉嫌违规贷款、收受贿赂、非法集资等罪,已于2012年12月底被正式批捕。

而陈红平、张志春的调查结果至今未见公布。“陈红平也进去了,自(去年)6月就离开邮储银行,不再担任相关职务。”有与邮储银行进行同业资金往来的银行相关负责人称。

目前,邮储银行还没宣布新的行长人选,该行由副行长吕家进主持工作。

此次案件,真正引爆问题的是该行的巨额流动资金。

邮储银行2007年3月成立,由于历史沿革问题,长期只存不贷,形成现金流异常充沛的现象。官网显示,截至2012年10月底,邮储银行存款余额超过4.5万亿,居全国银行业第五,资产总规模突破4.7万亿元,排名全国第六。而其存贷比则多年徘徊在20%上下。比如,2010年的存贷比为16.7%,仅较2009年提高1.04%。

所以,当其他银行为避免存贷比逼近75%的监管红线,想方设法拉存款时,邮储银行则费尽心思为巨额资金寻找出路。

“大概在2010年上半年,有资金掮客找我们谈,说邮储有很大一笔资金在市场上流通,将近100个亿。他们对同业利率要求非常低,可以由接受方定,0.8%以上都可以接受,但是掮客要求3个点的回扣。”一个银行业资深人士透露。

据调查,当时银行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5%以上,上述0.8%的利率仅约为市场利率的三分之一。“利率可由双方友好协商,这一点是比较令人诧异的,我几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该银行人士称。

“过了半年左右,身边又听到传闻,说邮储银行有几十亿资金在找存放,三个点的回扣,可能是通过了层层掮客,累计的要求,如果真的吃(接受)下来的话,我相信用不到这么多,资金紧缺的银行还是可能会接受。”上述银行业人士补充说。

他直言:“资金方是邮储银行,这是资金掮客告诉我们的,我们不可能直接接触到资金方,毕竟最后没有跟他们发生业务。就算做了,也不会留下任何文字性的东西被调查出来。至于100亿元的体量,不一定全部是邮储的。”

据了解,邮储银行是银行业内少有的几家资金净拆出行。2007年成立后,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和小额贷款业务才获批试点。一直到2008年,邮储银行才获准开办对公业务即批发业务,并于2009年初正式开展这类业务。

邮储银行资金运营部总经理彭作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金融机构业务方面,邮储银行将近三分之一投入了同业市场,一跃成为国内银行间市场最大的同业存出行。知情人士称,“邮储银行起步晚,放贷能力较弱,很难对接大客户金融系统,所以只能依赖同业拆借和批量贷款进行放贷,否则存款很难转换成利润。”

“邮储银行的资金量那么大,我们没有想到。不过,在存款放贷能力偏弱的情况下,转做同业拆借和批量贷款非常不利,因为很难有一个很好的议价能力。但是存款总得拆出去,这样就容易滋生腐败,比如靠关系拆借,甚至靠掮客拆借。”某外资银行个人银行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此前,他们与邮储银行曾有过拆借业务合作。

理财周报记者就以上情况,向中邮集团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则表示"有关邮储银行的事,我不清楚。"

小额贷遇瓶颈:

广东某分行扣发信贷员工资一年

作为拉升邮储银行贷款数据的另一动力,狂奔了几年的小额贷款业务似乎遭遇瓶颈。

2007年6月,邮储银行发放第一笔小额贷款。2008年初,该业务在全国范围推广,并成为邮储银行开拓农村市场的法宝。截至2012年10月底,邮储银行累计向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发放小额贷款760万笔、金额超过4300亿元,占全行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以上。

“这么多年,小额贷款的额度都没变,最高10万-15万,客户嫌低,也嫌还款方式麻烦;而且这个业务只能做一年,当地的客户差不多都做完了。小额贷款越来越难做。”邮储银行某分行客户经理无奈地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近日,邮储银行广东某分行的信贷员正式离职。“实际发的工资,只有原来应该发的工资一半左右,没有别的补偿,这种情况在信贷部差不多一年了,很多人都有走的准备了。”该信贷员说。

“行里有一条规定,发的工资不能超过利润的某个百分比,去年贷款没有利润,工资就发不够了。"据他介绍:"每个分行的比例不同,其他行没有扣工资,可能是百分比没有这么严格。其实整个区的储蓄银行贷款成绩都不好。”

据多位邮储银行不同地区的信贷员反映,为了完成贷款任务,在与其他银行信贷员同城竞争过程中,“吃剩饭”这种同业竞争模式越来越普遍。

“我们的小额贷款是其他银行都不屑于做的。因为风险特高,收益又不是很高那种。”另一位邮储银行客户经理陈西(化名)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比如来料加工企业,做鞋的,可能他只有一两个稳定客户,已符合我们的贷款条件,如果欧债危机这类风险,没人下订单,他就无法支付全部成本,只能跑路。这种其他银行就不太愿意做,我们还是有做的。”

“可以这么说,在邮储银行,贷款的主要有两种客户,一种是在其他银行做不了的,一种是不太懂银行业务的。”陈西坦言。

“和当地别的银行,比如四大行,农信社等相比,我们的业务竞争力本身比较弱,和他们业务重合度不高,我们只能通过同业合作的方式。私底下,他们做大项目,我们做小项目。”一位在华南二线城市邮储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比如票据贴现业务,100万以下的很多银行嫌弃金额小收益低,不会去做。我们一般都不会拒绝。”

据了解,目前邮储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主要是中小型贷款,资金金额以几十万为主。“和我们同一个城市的农信社,做大额的,几千万上亿的都挺常见。”该华南地区客户经理说。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目前邮储银行的单笔贷款业务不能超过2000万元。这项对金额的规定,主要考虑的是银行的放贷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3.9万个“无处不有”的密集网点,给邮储银行带来先天的地缘优势,超过5亿人的客户群是邮储银行的难以被超越的核心竞争力。“邮储银行掌握大量的存款人信息数据,可以据此判断借款人的资信、现金流、还款能力,这是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小额贷款所不具备的优势,管理成本、收集信息的成本要远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一位监管部门人士曾如此评价。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邮储银行的贷款逐渐发展为以抵押贷款为主。“现在基本上每个银行都有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相比小额贷款,这个收益更高,但成效慢。”华南地区客户经理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