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复式记账
本章平均分值为4分,虽然本身的分值并不高,但它是学习会计的关键,是会计实务部分的基础,必须要学好。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 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含义、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第三节 会计分录
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是利用一定的形式和技术,借助会计科目和账户,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的具体方法。
记账方法按记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方法。 1、单式记账法
(1)含义: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2)优缺点:
优点:单式记账法手续简单。
缺点:账户的设置不完整,而又无法反映发生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账户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缺乏平衡关系,因而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适用:适用于经济业务很简单或很单一的经济个体或家庭。
2、复式记账法
(1)含义: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所有企业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
(2)特点:
①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分类记录,可以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②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因而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例题1 】复式记账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 )进行登记。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全部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答案:D
【例题2 】复式记账的优点包括( )
A进行试算平衡 B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C简化账簿登记工作 D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
答案:ABD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和第三节 会计分录
这两节的内容总共有6个问题: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2、借贷记账法的符号
3、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5、会计分录的编制
6、试算平衡
上述内容讲解如下 :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该种方法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注】:“借”“贷”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单纯就是借贷记账方向的符号。
账户名称
借 贷
三、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基本结构:
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1)资产类和成本类(不包括“累计折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备抵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账户结构关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例题3】应收账款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26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5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20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元
A借方230000 B 借方290000 C 贷方230000 D贷方290000
答案:B
解析:期末余额=260000+150000-120000=290000元
【例题4】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3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7 000元,借方期末余额6 000元,该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为( )。
A.16 000元
B.10 000元
C.4000元
D.2000元
【答案】B
【解析】期末借方余额6000=期初借方余额3000+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7000
②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一般在贷方。对于资产类中的“坏账准备”“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备抵类账户也是此结构
账户结构关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例题5】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354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263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79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A借方43800元B 借方 27000元 C 贷方43800元 D 贷方27000元
答案:C
解析: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
期末余额=35400+26300-17900=43800元,贷方余额
③费用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注】:成本类中的“制造费用”也是借增贷减,期末无余额,其借方发生额合计转入“生产成本”中。
④收入类账户: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期末结转以后无余额。
总结1:
资产类(成本类)账户借增贷减,余额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增借减,余额贷方;
费用类借增贷减,一般无余额;
收入收益类贷增借减,一般无余额
总结2:
![]() 【例题6】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 A费用的增加 B收入的增加 C费用的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答案:A 【例题7】符合负债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 A增加记借方 B增加记贷方 C 减少记贷方 D 期末无余额 答案:B 【例题8】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 A 增加记借方 B 增加记贷方 C 减少记借方 D 期末无余额 答案:A 【例题9】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是(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D 收入类账户 答案:D 【例题10】费用类账户贷方登记的是期末结转入( )账户的数额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 本年利润 D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C 【例题11】下列符合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是( ) A资产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B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C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D费用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答案:BC 【例题12】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是( ) A预收账款 B 预付账款 C 应收账款 D 应付账款 答案:AD 【例题1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负债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C.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D.成本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答案】B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 如: 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1000元备用,该笔业务导致库存现金增加1000元,银行存款减少1000元。“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均属于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
|
||||||||||||||||||||||||||||
注1:所有会计课程免费试学7天,7天内有任何不满意,无条件、全额退款。 |
2013年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


核心提示:2013年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
下一篇:回眸难忘的2012注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