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5768101
财税眼 新闻 法规 筹划
专家之窗 预约 问答 咨询
新华学苑 课程 职场 考试
财税商务 财税超市 威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财税焦点 » 正文
资讯

国家新税源:三沙有了第一笔税收:263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1  浏览次数:1680301
核心提示:三沙旅游资源稀缺、独特,但是生态脆弱,这决定了三沙的旅游必须走高端路线。旅游必须引进有成功经验的大企业、大资本,结合三沙实际,来开展高端的海岛旅游。
 

    本报海口2月10日讯 (记者杜颖)“三沙发展实体经济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今天,三沙代表团在进行分组审议时,省人大代表、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透露了一个有关实体经济的好消息,2014年,三沙将结合旅游业的发展特点,打造一批“渔家乐”的试点,去年三沙还有了实体经济上的一个显亮的突破,有了第一批的税收:263万元!

  263万,意义特殊

  “去年 ,三沙注册37家企业,有第一批税收263万元,这些钱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的,象征这样一个政权和机构运转之后已经开始有了成效,这笔钱,三沙也将作为扶持企业运转的资金来支出。”肖杰谈到三沙的实体经济时,眼中流露着喜悦。

  三沙在发展实体经济中,按照《海南省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十六条意见》,也适度放宽了企业准入的门槛。去年,激发了很多企业进驻三沙市的积极性,这为发展三沙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3年,三沙已登记注册分公司、科技、金融、服务和渔业公司等多领域的企业。目前,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平安保险放心保)等企业的分公司以及能源开发、渔业捕捞养殖等企业也相继进驻了,他们在保障三沙民生事业、改善军地办公条件方面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建一批“渔家乐”

肖杰认为,三沙旅游资源稀缺、独特,但是生态脆弱,这决定了三沙的旅游必须走高端路线。旅游必须引进有成功经验的大企业、大资本,结合三沙实际,来开展高端的海岛旅游。而在个体服务业上,三沙正准备在市政府公租房的改建政策下,结合三沙市旅游业的发展特色,打造一批“渔家乐”试点,实现渔民由专业打鱼转向服务业的转型与发展

【责任编辑:曹雅】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全国分站
友情链接